日本最大的漁業中心,是世界最大的幹鰹魚產地。
黑島家的老巢就在枕崎市,位於花渡川的入海口附近。這塊地盤被黑島家修成了一個莊園的形式,主建築是一座日式仿古城堡,叫做“花渡川口城”。
這是因為黑島家的老老少少都是些“貴族控”,呃,按日本的話說應該是“華族控”。這個“華族”當然不是指“華夏民族”,日本把貴族叫做華族,大概是取“華貴”、“華麗”之類的意思吧。
華族制度創設於明治二年六月十七日,也就是在諸大名向朝廷奉還版籍的同日,太政官釋出命令,宣佈廢止公卿大名的稱呼,以後一律改稱華族。
最初的華族包括公卿142家、大名285家,合計427家。明治十七年頒佈華族令,依《禮記?王制篇》:“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分華族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明治十七年七月第一次敘爵,擁有資格的人包括原堂上公卿及其分家、原大名及其分家、御三家付家老、原交代寄閤中所領過萬石者以及有勳功於國家的新華族。此外,名和、菊池、新田等在歷史上有功於皇室的家族後裔、部分大神社的世襲神官也得以敘爵,這次被授予爵位的總人數達507人。
此後,各宮家中降為臣籍者、華族分家、勳功華族、各大藩重臣、本願寺等佛教宗派的管長(教主)相繼敘爵,華族的規模不斷擴大。
二戰戰敗之後,日本被美軍佔領。基於對日本進行民主化改造的目的,佔領軍總部希望能廢除作為“明治體制”基石的華族制度。1947年,根據新的《日本國憲法》,華族制度正式廢除。據統計,當時有爵位者包括:公爵17名、侯爵38名、伯爵105名、子爵351名、男爵378名,共計889人。
但日本是一個很看重家世的國家,在門第觀念上非常的保守。儘管他們已經廢除了華族制度,但原華族門第出身的人,在社會上都是相當受照顧和優待的。只要看看日本政府的歷屆內閣成員出身,就一目瞭然了。
但這個黑島家其實並不是什麼華族,當然按照黑島了仁的說法,那完全是因為他們家沒有趕上好時候,生不逢時啊。要是在華族廢止之前,以他們家的血統,怎麼也得撈到個男爵啥的。
根據蘇擇的瞭解,黑島的這個說法,倒也不算是吹牛。因為他們家是戰後從真田家分出來的,大概是源氏後人,而母系又是皇室某親王的女兒。如果在舊日本,搞不好真的可以混到一個華族身份。
也正是因為這個出身,所以這家子才成了鹿兒島當地的地頭蛇,即使在整個九州,也是能排得上字號的名門。黑島家的生意做得很大,當地的漁業和水產加工業,他們起碼佔了三分之一,而且在日本好幾個大財團裡都有不少的股份。
不過,最近他們的家主,就是黑島了仁的老爸,似乎遇到了一些麻煩。
……………………………………………………
“慶德殿,情況大概就是這樣……”在去“花渡川口城”的路上,黑島了仁就把情況給蘇擇詳細的描述了一遍。…;
“……我們已經請了很多知名的高僧、陰陽師、神官過來看過,但是都沒有辦法……”黑島了仁說起來這事情,神情都很是驚慌。
蘇擇不以為然的說道:“呵呵……無妨,我先去看看再說吧……”
呵呵,原來是鬧鬼!我還當是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蘇擇不禁有些好笑。幾個鬼有什麼了不起的?早在先天期之前,他就絲毫不懼,何況在突入先天期的現在。他身上的那些法寶、符籙可不是吃素了。再何況,還有司命這尊大神呢,它可是很喜歡各種鬼魂的。
不過,司命這傢伙最近似乎養刁了胃口,大概是因為吃了幾個神祇和神器的原因,它現在對於一般的幽靈什麼的,根本就看不上眼了。就靠這種程度的鬼魂,恐怕它老人家連動都不想動的。
不一會兒,專程來迎接蘇擇的車隊,就到了黑島家的“花渡川口城”。
“呵呵,了仁兄,你們家的這個城堡修得很精緻嘛……”蘇擇下車之後,就被這個仿古式的城堡吸引了目光。
這是一個日本式的仿古城堡。七層樓的天守閣高六十多米,城外各層塗有硃紅色、淺藍色或白色,最上層是金色,主體房間大多是用濃厚的金色和青碧色裝飾。稱得上雕樑畫棟、窮工極巧。如果只論外形,比蘇擇的金風細雨樓漂亮多了。
“呵呵,這是我家模仿信長公的安土城修的,當然沒有那麼大……”黑島了仁一臉自豪的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