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拜別了那老翁,依依不捨的去了!其實,這哪裡能怪他,他哪裡知道,相傳幾百年以後,忽必烈進駐大理,路過此地,也是一樣的,也是被這裡的風光奇景給迷住了,更神奇的是,他所乘騎的那頭白象,居然四腿跪地,不願前行,最終化成了神奇的象跪石,永遠留在了這片美麗迷人的大地上,做了這裡的守護神。
陸秋風離開了五龍海,一路上還在琢磨著那些歌詞,想:能否只一句歌詞就能將鶴陽八景全部融匯於其中?不覺,已經來到了鳳凰山下,小龍潭畔,只見巍峨的鳳凰山如母親的懷抱一樣,擁抱著如小家碧玉一般的小龍潭,當然也擁抱著陸秋風,小龍潭的邊上,便是天子廟,陸秋風一看,這天子廟雖不如瓊樓玉宇那般金碧輝煌,也少了名山大寺的繚雲繞霧,但不減古樸別緻,魄氣典雅,這不,光看這門外山牆上的那些精美繡畫,就已經讓他感嘆不已,不禁不覺之間,竟然自道:“美,太美了!”那畫中的秀色,或行雲流水,或大川奔騰,或飛流直下,或溪流潺潺,或秀水船歌;或峰巒疊嶂,或紫氣雲山,或雲海松濤,或蘭飄萬里,或芳草萋萋;那畫中的人,形態各異,神情栩栩,或行於雲徑,或盪舟碧波,或耕于田園,或嘹笛暮牛,或博弈月下,……陸秋風只看了一眼,竟然就已陶醉了,不覺如臨其境,竟然忘了自己是現實中的人,彷彿又回到方才聽曲子的時候。若不是旁邊響起了一陣鞭炮聲,估計他還要犯傻多時,陸秋風被那鞭炮聲下了一跳,回過神來,正要發火,卻見邊上幾人,都持有香燭,這才暗自平息了下來,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些人,是來這裡打平夥的,在一打聽,一老者熱情地給他介紹了一翻;原來這天子廟,常年香火興旺,每每閒來之時,或一家子,或親朋好友相邀,聚於此處,在祈禱清吉平安,財運享通的同時,也會打打平火,下下象棋,放鬆放鬆心情;方才的鞭炮,便是祈禱的一個環節。
陸秋風聽完後,自道:“哦,呵呵,鶴陽這地方,真是個好地方!這天子廟更是好地方!”因不好打擾人們祈禱,便向旁邊一名也在看畫的小夥子詢問,一則想要問問這裡的風俗,以免出洋相,二則是要了解一下情況,以便少走些彎路。陸秋風抱拳施禮,問道:“這天子廟,野夠熱鬧的,請問兄臺,這是不是鶴陽最好玩的地方?”(注:打平夥,雲南鶴慶等地的方言,意思是親朋好友相約,一起計劃安排,並一起出物出力,弄一席美食,一起享用,可以是野炊,也可以在本祖廟裡,甚至可以在家裡,這是一種民間習俗。在鶴陽,每到逢年過節,或平時辛苦的勞作之餘,或農忙過後,人們都會打一次平夥,特別是每年關秧門或每逢謝龍(王)的時節,就更是少不得打一次平夥。這打平夥,一則可以放鬆心情,二則可以交流感情!這個習俗已經沿用了千百年,有點象現在的AA制,但又完全不同,因為在打平夥的過程中,人們往往都少了AA制裡的那幾分或多或少的計較,而更注重的是人情和心情!)
那小夥子一聽,微微一笑,熱情地道:“這位兄臺,你是第一次來鶴陽吧?呵呵,在我們這點,像天子廟這樣呢地方,可多著呢?鶴陽有一百零八個落水洞,一百零八個泉潭,一百零八個村,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節氣(本祖節)!”陸秋風道:“哦,那今天便是你們這裡的節氣?”那小夥子道:“不是,附近村子呢節氣,一般都在正月間,而且我也不是這裡呢!”陸秋風道:“哦,那兄臺,也是外地來的?”那小夥子道:“這倒不是,我家住在離這有十來裡呢壩子中間,五龍海東岸。”“陸秋風道:“哦,五龍海,小弟剛從那裡路過,風光很美,特別是那座長橋!”那小夥子道:“哦,呵呵,我家到不是住在那裡,還要再往南邊幾里呢!”陸秋風道:“哦,呵呵,那也很美,我見過了,那裡藍天、白雲、柳色與湖水融為一體,水天一色,非常漂亮!”那小夥子道:“哦,呵呵?”陸秋風想:這小夥子真熱情,何不問問他,進廟裡有些什麼規矩,以免會出洋相,也許這對我還有更多的幫助!於是問道:“哦,兄臺,我想請問一下,進這裡面有什麼風俗嗎?”那小夥子道:“沒有什麼特別呢規矩,我們這裡呢許多廟子,一般都同時供奉著佛家呢、道家呢和本祖呢,你信什麼,就拜什麼?你若都不信,也可以不拜,別人是不會說你呢!”陸秋風道:“那如何去拜訪住持,有什麼規矩嗎?”那小夥子道:“我們這呢廟子,一般沒有專職呢住持,只有一些上了年紀呢敬齋老人,他們都是附近村子裡的普通呢老人,上了年紀以後,一般都會自願無賞呢輪流著來服侍香火,你只需禮貌一點就行,若是有零錢,也可以捐一點香火錢,功德無量,不用太多,有心就行!”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