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資質聰慧絕世的天才,也可能觸控不到半點門檻。
反倒是太清真人在即將離去之前,眼見一眾弟子確實不成材,沒有一個能在這一念萬法之上成就,才黯然的留下了諸多法門,譬如凌霄劍訣、譬如乾坤游龍法、譬如陰陽太極圖……
楊天寒寫的認真,木元看的也認真,場面倒是十分靜謐。
“如此看來,太清真人對這法門的看重,遠在太極圖跟玄黃秘法之上啊”
木元忍不住浮想聯翩,卻也收斂了心神,繼續看楊天寒寫下去。
接下來的文字記述的便是太清真人開壇**時述說的一些深微妙理,其中也零星的夾雜著幾句能跟一念生萬法扯上關係。不過在木元看來,這位太清真人著實不能算是一個好老師。
“水竇可以下溺,杵糠可以療噎,斯物也,始制於人,又複用於人……”這是太清真人最為通俗的解說。
“穀神虛靈不昧,中空無物,而又感應無方。因其虛無空冥,故能生生不已,生而無生,有而不有,因此永恆。玄牝無物,孕育萬有,綿綿不絕,若存若亡……”
太清真人開壇**時,更像是自言自語,思維跳躍性極大,本來說的是這句,忽然便跳到另外一個話題,毋寧說是傳法,倒更像是自己的深思,天馬行空,讓人摸不著頭腦。
看到這一段時木元也覺眼熟,仔細一想分明便是玄牝**,便想跳過去,概因這老頭子說起話來沒有絲毫邏輯。
不過這段話的最後一句卻讓他頓生凜然。
“得虛無之竅者,知法術之要乎”
得虛無之竅,知法術之要,這分明就是一念生萬法的最後一段
“玄牝**,一念生萬法……”木元似有所悟。
“以無形入無相,難矣。以有形入無形則可”這是太清真人的總結之語。
“原來這玄牝**也是這人所創,起初也不過是為門人研究一念萬法境的鋪墊,不過可惜了……”
傳記中講到太清真人傳下玄牝**時,只因起初有男女**之法,被許多人視作洪水猛獸,都未曾深究,是以始終也沒人真個窺見此法的奧妙。
“玄牝**說的是無物空冥之道,空才可納物。而一念萬法境說的是虛無之道,虛無虛無……”
神念微動,匯聚在天地玄黃玲瓏寶塔中的玄牝之門倏然流轉,一道玄黃之氣垂落,輕巧巧的化成一座晶瑩門戶。
這座門戶融合了玄牝**與虛無越衡天,那股空蕩蕩萬物不存,寂寥寥諸法不有的氣息撲面而來。
心頭的明悟被玄牝之門的氣息激發,木元頓時全身心浸入了一種空明的境界。
平生所學諸多神通,歷歷在目,走馬燈一般在識海中閃現。
那些繁蕪的符籙勾連,法術神通的細微構成,更有諸多攻伐手段的拳腳指掌,在這種空明通透的狀態下都被究極到最簡單的基本。
木元能在這頓悟的短短時間內做到這一點,除了從這短短的傳記中得來的啟示跟玄牝**相參,亦有太極圖中無數神通為本,更重要的還是領悟到陰陽本源,可以讓他對這些神通最深邃精微的本源瞭解挖掘,深參到一個本源的構成
紫氣元神之中,頓時多了許多模糊的虛影,一個個古怪的姿勢、符籙,就像把天地宇宙分解到極致的本源粒子一般,這些俱是神通攻伐手段的最簡單和最基本
楊天寒提筆一收,全副凝聚的心神也終於散開,這才注意到身邊的木元,剛要笑著打趣,卻見木元神情專注,似是在某種頓悟之中,不由有些驚訝。
木元的修為他們都略有聽聞,知道他已經無限接近於元神合道,但現在竟然又進入了一種空靈的頓悟之境,又不知會有什麼進益。
目光落在木元的雙眼,楊天寒心中頓時一愣。
但見木元眸光流轉,深邃悠遠,目光落在上面,像是投入了無垠的宇宙,空曠無涯。
其中永珍流轉,竟似有無窮星辰飛旋,流光四舞,說不盡的衍生變化,直似要演繹盡天地大道
這種變化,楊天寒如何不知,此正是一念萬法境,只是比他自己領悟的更加精微深邃,玄妙神奇
木元雙眸之中的光華忽然悉數斂去,楊天寒竟有一種明暗交替日月更迭的恍惚之感彷彿方才隨著木元眸光的斂散,周圍空間都倏然陷入了黑暗之中。
“恭喜,恭喜”
楊天寒神情之中說不出的羨慕,一念萬法境他苦修多年都只是初窺門徑,木元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有如此進境,心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