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罪惡,激起齊國百姓的怒火,讓整個北齊愈發混亂,如此我們的機會才能更大。”
“如此,臣以為最好與齊國暫時放下仇恨,重新建立邦交,使貿易通商,工匠往來無阻。如此齊主定會放下戒備,行事愈發肆無忌憚。同時,齊國沒了後顧之憂,自然不會再畏懼陳國,兩國交戰不休,自然損耗無數。而我大周卻可養精蓄銳,再趁機而動。這是長遠的謀略,不僅可以覆亡齊國,更有可能兼併陳國。微臣愚見,讓陛下見笑了。”
韋孝寬說完,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禮,便緩緩退下,恭順地站在宇文憲身後,默然不語。
宇文邕眉頭輕皺,臉上神色變換不斷。韋孝寬對於當下時局的分析十分中肯,給出的建議也是條理分明,切實可用。但究竟採取哪一條卻也讓他有些犯難。
如今,周國並未做好大舉進攻齊國的準備,倘若採取第一策,一旦不能以雷霆萬鈞之勢奪下鄴城,覆滅齊國,那就達不到戰略意圖,更有可能損兵折將,得不償失。
第二、三策較好,但卻需要耐心等待。戰場時機稍縱即逝,誰也不能保證事情的發展就一定按照自己的預計而來。再者而言,眼看著吞併齊國,成就不世霸業的機會就在眼前,宇文邕內心的渴望已經極其膨脹。
“呼——”
半個時辰後,宇文邕長舒口氣,權衡再三,終於下定了決心。宇文邕是一國之君,一舉一動都關係著國家的命運,所以他必須小心謹慎。
“不知諸位愛卿對韋愛卿的看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