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公司的?或許歷史上的發哥算一個,那時候發哥都是跟林令東聯合創辦了銀獎電影公司。可是,現在發哥顯然沒那份精力去考慮那事了。本來嘛,老實鑽研自己的演技豈不是更好,其他的事交給其他人去做。
目前全港一線紅星的身價普遍在一百萬到兩百萬之間,就連周星池現在在外面的身價都只有八十萬而已。可見要進入這個百萬俱樂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女演員方面就惟有林清霞和鍾楚虹達到了這個數字。恐怕全港所有電影演員加起來,達到這個身價的都屈指可數。
這個數字對比好萊塢自然是很低的了,可是,不要忽略,這裡是香港。而且更加不要忘記,在魅影創辦之初,全港身價最高的就只不過是上百萬而已。
在短短兩三年裡,演員們的片酬就被提高了數倍,這就是瞎子都看得出來是魅影在默默推動的。這都難怪三大公司挨不住了,非要找蕭然理論一下,順便談一下壓片酬的事。
換做是以前,魅影創辦一年時,嘉禾肯定敢站在強勢地位壓下魅影。可是,現在就是傻瓜都知道,嘉禾表面上固然還是全港第一大公司,可是無論在資產還是市場佔有率,甚至於票房收入上,都被魅影超越了,魅影才是真正的香港頭號電影公司。
所以,鄒文淮不敢亦不能把蕭然如何,只能借影協之力來給蕭然施加壓力,順便再聯合天羅和德寶。蕭然倒不怨楊奇亦在這點上站在嘉禾的角度,畢竟這片酬增加得太猛了。自《諜變》之後,發哥的片酬立刻飆升了幾乎一倍,這樣的頻率,其他公司肯定是抗不住的。
眾所周知,這時代的港片向來都是以低成本來博取暴利的。可是,片酬這一漲,就拿發哥來說吧,按照蕭然規定下演員片酬最多隻佔四分之一的規矩,這就意味著有發哥主演的影片,製作費至少都要超過兩千萬。加上其他演員的片酬,按比例增加,那很純粹的三千萬製作費都是稀鬆平常的。
可是,不要忘記,這製作費就三千萬了,再加上宣傳費以及其他的保險費和法律費之類的。這樣算下來,數字絕對不會低於三千五百萬。就算拼著不要這個比例了,拼命壓縮,全套下來最少都需要兩千五百萬。
全港製作費超過兩千萬的影片有多少?1988年,除了程龍主演的一部片子達到了這個數字以外,就只有《諜變》達到了這個數字。更加不要忘記,在去年,大製作的投資都只在八百萬左右而已。
不要以為魅影給演員們提升片酬對其他公司沒影響,恰恰相反,這個影響極大,讓行業內部的片酬統一都提高到了魅影的程度。便彷彿當年索尼入主哥倫比亞,結果一下子給金凱瑞開出全球第一個突破兩千萬的片酬。
這個下場便是導致其他電影公司的主管叫苦不已,因為索尼這樣一提價,他們就不得不跟著把價格提上去了。面對來自行業內部的排擠,亦怨不得索尼在好萊塢交足了幾十億美金的學費,這才開始了盈利。
不過,魅影不是索尼,蕭然要提價,其他公司根本不敢把蕭然怎樣。他們現在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全港所有公司的名義來給蕭然壓力,務求一定要把片酬壓下來。今天吳寺遠便是代表著其他公司而出現在這裡的。
想通了這點,蕭然忍不住笑了,他想自己已經找到一個能夠在短期內擊敗其他電影公司的方法。這個方法便是提升片酬,片酬升了,成本增加了,其他公司的片子市場沒魅影廣闊。這就意味著,成本和開支增加,可是營業額卻沒變,結果只能是利潤低下。
利潤低,甚至虧損的後果是什麼,這是很顯然的。其實蕭然亦是清楚,港片衰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邊是明星片酬太高了,動輒便是數以百萬計,可市場卻絕對沒達到這個程度。其結果自然是製作費大量縮水,水準低就太正常了。
可是,蕭然更清楚,發哥的四百萬身價,絕對是超值的。換做是在現在的好萊塢,就憑《諜變》的近十億票房,發哥的片酬都該成為一線明星了。市場的大小,決定了明星們的身價,這是必然的。
在蕭然忍俊不禁之時,潘迪聲亦是一臉冷酷的樣子開了口:“阿然,現在魅影把行業價格提升了太多,很容易讓市場混亂的。我們都一致認為,片酬一定要壓下來。”
蕭然全然沒把這放在心上,就算全港電影公司聯手封殺魅影,他都絲毫不懼。開玩笑,魅影本身就隱隱凌駕於嘉禾之上了,再加上提升片酬這些舉動絕對是明星和電影人們樂於見到的,誰會蠢得來反對這樣一個人緣極好,而且實力那麼強大的公司?
而這亦是三大公司試圖和氣跟蕭然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