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她婚後生活得還可以,只是也活不長,才四十一歲就去世。
還有兩年的時間,才能大婚呢,想要什麼儘可慢慢準備。
鹹福宮為兩進院,前院有正殿及東西配殿,後院也有正殿及東西配殿,與東西六宮其他宮殿的房間配置並無不同。和惠端柔兩人住鹹福宮前院東西配殿,正殿成了兩人共同接待用的大廳,正殿左右次間、梢間也分別佈置成兩人的書房,偏廳,平日裡玩耍、寫字、做女紅等都是在這裡,小公主芷馨搬過來後卻住到了後院正殿裡,也很是方便。
雲珠到的時候怡親王福晉莊親王福晉都在,指婚的人選一定,感覺女兒就快不是自己的了,雍正對兩位親王福晉頻頻遞牌子進宮的行為也是睜隻眼閉隻眼。而兩位福晉因女兒早早就離了身邊,能表現自己一腔母愛的只有在內務府按公主規格準備的嫁妝上頭,再以親王府的名義添妝。
“四嫂,你來啦。”和惠臉紅紅地站了起來,跟端柔一起給她行了個禮。兩位福晉也含笑站了起來,“見過四福晉。”
“見過十三嬸十六嬸。”雲珠還了禮,抿著嘴瞅了和惠一眼,坐了下來道故意問:“在說什麼?”
和惠臉更紅了,“四嫂!”羞惱的模樣很是可愛。
端柔性子雖然爽利些,卻也有些不好意思。
“聽說兩位公主指婚的物件已經定了,奴才便請了十三嫂一道過來跟她們講講一些過來人的經驗。”莊親王福晉倒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也是,已逝的孝敬皇后對三位(還有一位雍正四年就嫁到了科爾沁的淑慎公主,是先帝廢太子允礽的女兒)養在宮中公主感情一般,除了公主該有的份例、教養嬤嬤和伺候的奴才,其他的再沒上心。
雲珠進宮與兩位公主接觸沒多久就發現了,她們除了皇家公主該有的禮儀,其他最多便是學些女紅才藝,連騎射都只是會而已,連一個八旗貴女最起碼的管家、交際往來都沒有教導,不說言傳身教了,你請人講講也是可以的呀,可她都沒有。
這樣的公主難怪嫁到蒙古會活不久。
這樣的皇后,也難怪雍正對她的敬重之心越來越淡。
雲珠能理解皇后的心態。唯一的兒子死了,她看雍正的哪個兒女都不順眼,養的也是。但她必須有兒子,雍親王府也需要有滿洲血統的阿哥,所以她挑了看著老實忠厚的鈕祜祿氏,將她生下來的弘曆抱到跟前養著。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后,沒有親子,她所能依靠的所須討好的只是皇帝和未來的皇帝,其他的人她何必花心思呢,就連弘曆,她也是愛恨交織的……
人都是自私的。要不是她在宮中只有這兩位公主可以往來,雲珠也不會有那麼好心去引導她們。既然未來的幾年她交往最多的物件是她們,她投入了時間精力,她就不想白白浪費。兩位公主在蒙古活得好些,不僅對大清有利,對她的將來是有利的。
兩位親王福晉與公主見面的機會雖然不多,但一兩次下來也發現了這種好的轉變,對雲珠的感激之意更不必提了。
除了熹貴妃,除了雍正的嬪妃,弘曆的侍妾,這宮中的公主阿哥,室宗的親王福晉們哪個不是對她印象良好呢?這就是無形的投資。
不過她再怎麼引導兩位公主的生活態度也不可能去跟她們講解夫妻間該如何相處——她自己也是頭一遭成的婚,人選還是歷史上有名的風流皇帝,有沒有腦殘傾向還不一定,她也沒有擁抱愛情的這種想法,情況跟別人不同,自己還是摸索當中呢。不過有一句話卻很適合古今大多數女人,那就是“無欲則剛”,你不跟男人要求他的心他的愛情,那麼某種程度上你就不會活得太差。
腦海霎時間轉了很多念頭,雲珠也跟著聽了幾句,總結一下,怡親王福晉是以“夫之憂而憂以夫之樂而樂”型,秘訣是將男人喜好、喜怒哀樂放在心上,就算是塊石頭,捂久了也會熱;莊親王福晉走的端莊賢良路線,她指給莊親王允祿之前允祿已有側福晉李氏,並與之恩愛無比,結果,她愣是從李氏手中將莊親允慢慢給拉到了她身邊,憑的就是端正爽利的心性,佔據嫡妻的位置,只要不含害人之心,她什麼都敢拿出來講,什麼都敢追究,這樣一來,敢給她下絆子上眼藥的人往往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毀長城。
總之,是管家權利要抓住,男人的心也要抓住。兩位公主都頗有所得,將來具體怎麼做就憑她們個人的領悟和應變能力了。
“我覺得,應該請十六叔好好挑陪嫁嬤嬤才是正經。”現在掌管內務府的是莊親王吧,很方便啊。
什麼意思?兩位公主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