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夜似晝。
帶著明亮“走百病”的雲珠、惠珠和幾位嫂嫂在眾位哥哥及家丁的擁護下出了府門,順著大街遊看,往有河橋的地兒走,見橋必過,這樣才能渡厄、去病延年。
每看到一次她都要感到震撼一次,也許是古代大家閨秀的生活過慣了,很少出門的緣故,但云珠也明白,現代在時整個國家的帶動下或許有些地方舉辦起活動煙火能起到不俗的聲色效果,但要說到那種感染人的氛圍及這種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的熱鬧勁,還是比不上這古代的。
在這裡,彷彿是整座北京城都活起來一般,人們可以過橋摸釘走百病、到潭柘寺的民間香會那裡看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也可以在街旁參與店家的猜謎、投壺等活動,更可以遊燈市……在這夜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可以出門,沒有階級尊卑,沒有規矩桎梏。
走了一段路,傅謙帶著兩個家丁護著惠珠去看舞獅去了,成了親的幾個哥哥又帶著嫂嫂離開,傅寬傅新傅玉三個似乎有約,也跟著離開,留下傅恆帶著幾個家丁護著雲珠和明亮一路遊了下去。
“姑姑,那是什麼燈?”小傢伙指著一個上大下尖,籠口還有幾片長長綠葉子的燈問。
雲珠看去,原來是一盞用竹篾編外面糊白紙的蘿蔔燈,就說:“這是蘿蔔燈。”
“為什麼做蘿蔔燈呀。”
為什麼?家家戶戶掛燈,富貴的自然掛絹紗做的彩燈宮燈,上頭或描繪了翩翩仕女或神仙,或畫上鳥飛花放、魚躍福門……窮人家掛的自然是瓜果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