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
她伸出2根指頭。
()好看的txt電子書
“兩千。這是少的,遇上大方的熟客,三、四千都不止。”
我真的聽呆了。
95年,我家完全靠我爸的收入過活。而他的工資是:650塊左右每月。
為此,母親省吃儉用,為供我讀書,減免掉了一切她認為不合理的花費。這其中,也包括我的零花錢。
從小,我即與零花錢無緣。生性儉省的母親,秉承“玩物喪志”的思想,從不肯也不曾讓我體會到一絲錢的樂趣。家裡滿足我最基本的吃穿用度,若有非分之想,只能靠做夢和周公去要了。甚至過年的壓歲錢,也只是象徵性地在我枕頭下共眠一晚,初一一大早就要乖乖地給母親上繳。
可以說,從小到大,錢這個字我認識,並且會寫,相當熟悉,但從未擁有過。我離家出走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母親對我學業的高壓政策,另一方面是這種經濟上的管制,讓我在同齡人面前感到自卑。
一個青春期的少女,誰能忍受沒有朋友的寂寞呢?
但是我沒有朋友。
因為家庭教育的壓制,使我早熟和敏感。我不能忍受人家異樣的眼光:這個同學從來沒有零花錢啊?她怎麼從來不買零食啊?
我一直渴望經濟上獨立,這是任何一個同齡人都無法想象的理由。我的人生觀裡,也早早地樹立起了金錢的座右銘。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很早就知道了。
嶽惠的收入真的讓我震驚。這是我做夢都不會能想到的事。
我父母給我設定的人生道路,不過是考大學、謀求好的職業、建立傳統幸福的家庭、而後平安富足一生。
但這前提是:我要接受做我不願做的事,我要費盡腦汁去學數學。因為數學不好,無論我文科學得如何通天入地都不可能考上大學,那麼也就不可能達到剩餘的高等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