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汪大淵再次從泉州出航,歷經南洋群島、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非洲的莫三比克海峽及澳大利亞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他一共航海過2次。
回國後他將自己的見聞寫成《島夷志略》一書,可惜在元末戰亂時大部分失散,並在明後徹底失傳,不過功夫不怕有心人,這群文人眼看著自己在新朝有了翻身的機會,豈能不好好抓住,有一名翰林想起自己在編纂《四庫全書》時似乎見過這本書的幾頁殘篇,立刻上報並全力搜尋,很快蔥這幾頁殘篇找到江南的藏書人家,終於讓這部航海鉅著重見天日。
這本書最重要的就是記載了華僑在世界各地的分佈,有在帝汶島的泉州商人,有留在格蘭島的元代官兵,在印度東岸看到的中國人修建的磚塔,有龍牙門(新加坡)的中國人聚集地。有在大佛山(斯里蘭卡)採集珍貴珊瑚的經歷,甚至有在伊朗西北當了酋長的中國陳姓臨漳人;這些在日後可都是有大用的資料。
當然葉少不了他到過澳大利亞的證據,《島夷志略》中有麻那裡和羅娑斯兩節,羅娑斯就是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古稱,麻那裡則是現在的達爾文港一帶;他在書中這樣描述澳大利亞北部的安亨半島和基培利臺地,“奇峰磊磊。如天馬賓士,形勢臨海。”,這兩節詳細記載了澳大利亞的風土、物產,應該是見著於世的關於澳大利亞最早的文字記載。
陳家洛立刻赦免了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