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三的臉色立馬便凝重了起來,不過麼,並未急著問個究竟,而是朝著侍候在側的那名侍衛統領一揮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喝令道:“退下!”
“喳!”
老十三此令一下,那名侍衛統領自不敢稍有遷延,忙不迭地應了諾,一旋踵,就此退出了房去。
“這就完事了?你小子不地道,盡拿爺當幌子,說罷,這回又敲了多少的好處來著?”
老十三這些日子都在兵部忙著,還真就沒時間關心弘晴那頭的部署,此際一聽弘晴居然不聲不響地便將差使辦完了去,心中還真就好奇得很,待得侍衛統領一退出,立馬便有些個迫不及待地追問了起來。
“不多,承蒙四叔、八叔關愛,許了小侄一些實缺,嘿,四叔大方,給了廣東、浙江兩清吏司外帶緞疋、顏料二庫,八叔麼,氣度小了些,就只給了個武庫司,小侄舉薦了寧章阿,八叔纏雜了良久,算是勉強允了。”
彼此關係好歸好,可弘晴卻並不打算將具體的交涉經過說與老十三知曉的,也就只是將結果簡單地說了說罷了,此無他,箇中之博弈經過實在是太過詭詐了些,實不足為外人道哉。
“哦?”
一聽弘晴這般說法,老十三的眉頭立馬便是不自覺地一皺,沒旁的,武庫掌印郎中確是肥缺,寧章阿也是老十三信重的門下奴才,可相比於拿下整個兵部來說,顯然不算太大的收穫,儘管早先曾與弘晴有過協議,此番兵部只是假打,可這麼些日子整治下來,老十三已是看到了掌握兵部大權的機會,心下里自不免會有些進一步的想法,只是這麼個想法一時間又不好說將出來,也就只能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了事。
“十三叔明鑑,俗話說得好:心急吃不得熱豆腐,有些事還須得從全域性來著眼,適可而止方是進取之道,操之過急,卻恐適得其反,此不可不慎啊。”
儘管老十三並未明言,可弘晴卻是一眼便看出了老十三心底裡的真實想法,縱使不甚情願,可也只能是將話挑明瞭來說。
“嗯,說罷,要爺做些甚來著?”
弘晴都已將話說得如此分明瞭,老十三自不好再糾纏於自身的想頭,眉頭一揚,已是問起了正事。
“十三叔高義,小侄先行謝過了,若是西線軍略已備妥,小侄明日便去覲見皇瑪法,將此事就此了結了也罷。”
這一見老十三沒再糾纏於兵部大權,弘晴緊繃著的心絃立馬便是一鬆,先行謝了一句,而後方才客氣地提出了個要求。
“你小子就知道使喚爺,得,不跟你瞎扯了,拿去罷!”
老十三自是聽得懂弘晴謝的究竟是啥,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便罵了一句,一抖手,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了本厚厚的摺子,隨手便向弘晴懷裡丟了過去。
“有勞十三叔了,您接著用膳,小侄餓得慌了,也得填飽五臟腑去,就不多攪鬧十三叔了。”
弘晴手一抄,已將那本摺子接在了手中,飛快地翻看了一番,臉上已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打了個哈哈,便在老十三的笑罵聲中揚長而去了……
第716章 適可而止(二)
“孩兒叩見父王!見過夫子,見過李先生。”
差使雖已是辦得差不多算是完事了,可弘晴卻是沒敢急著報到老爺子處,這固然有著尚有些手尾不曾了結之故,更多的則是此結果還須得三爺同意方可,此無他,誠親王府一系的當家人是三爺,而不是弘晴,大事上還輪不到弘晴來做最後的決斷,正因為此,一下班回了府,弘晴便徑直到了誠親王府的內院書房,一見著早已端坐在文案後頭的三爺,弘晴立馬疾走數步,搶到了近前,恭恭敬敬地便是一個大禮參拜不迭。
“免了,坐罷。”
三爺今兒個之所以早早便回了府,自然是因著弘晴派人去遞過了話的緣故,雖說對事態的大體進展已是有所瞭解,只是並不甚具體,心中疑團頗多,只不過三爺城府深,自不會急著刨根問底,這一見弘晴禮數週全,也不曾有甚旁的話語,僅僅只是嘉許地點了點頭,和煦地看了座。
“謝父王賜座。”
在三爺面前,弘晴從來都是乖巧無比,哪怕立下了再多再大的功勞,也從不會有甚居功自傲之表現,此際自然也不例外,恭謙萬分地謝了恩之後,這才起身走到了一旁的几子後頭,一撩衣袍的下襬,就此端坐了下來。
“晴兒且說說看,差使都辦得如何了?”
三爺顯然對弘晴的能幹與恭謙之態度極為的滿意,但見其欣慰地笑了笑,言語平和地開口發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