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只能是給出了個大概的判斷。
“嗯,十三爺與趙申喬之間的舊交是否確有其事?”
陳老夫子並未對弘晴的判斷加以置評,僅僅只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便即又往下追問了一句道。
“尚需查驗。”
弘晴對老十三的人品雖是信得過,不過麼,卻也不敢掉以輕心,回答起陳老夫子的問話來,自也就謹慎得很。
“那依你看,此番若是幫了十三爺,又能否確保其之歸心?”
陳老夫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然則卻依舊不曾有甚點評之言,沉默了片刻之後,又問出了個最關鍵的問題來。
“若是十三叔與趙申喬的交情不假,應有五成之把握,縱使不能,其也當不致再有投向四叔一方之可能。”
陳老夫子這麼個問題問得極為尖銳,弘晴自不敢隨便作答,默默地盤算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謹慎地給出了答案,不過麼,這麼個答案其實並不完整,實際上,若是老十三真會歸心的話,也不是歸心三爺,而是歸心他弘晴,箇中區別自是不小,當然了,在三爺登基之前倒是無所謂,可在三爺上了位之後,那就大有不同了的,只是箇中之奧妙實不足為外人道哉,弘晴自不可能會傻到去詳解上一番的。
“五成麼?那倒是不算小了,姑且一試又何妨?”
陳老夫子乃當世絕頂之智者,儘管弘晴並未將話說完整,可他卻是一聽便知箇中之蹊蹺,不過麼,卻並未點破,而是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長鬚,語調淡然地給出了建議。
“這……”
一聽陳老夫子的建議與李敏銓截然相反,三爺不由地便是一愣,一時間還真不知該聽誰的好了。
“王爺須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十三爺者,大才也,若欲用之,須得有常人所不能及之氣度也,今,趙鳳詔一案雖難,卻也未見得不可翻,以小王爺斷案之能,大有可為處,然,如何行事卻還須得詳加斟酌,依老朽之見,先與趙申喬略做接觸,再行計較也不遲。”
陳老夫子面色肅然地解釋了一番,然則末了卻並未建議三爺即刻行動,而是謹慎地提出了先了解案情再做計較的建議。
“嗯,也罷,此事便由晴兒去處置好了,有甚事,回頭再行計議。”
三爺想了想,也覺得眼下情形未明,實不合適作出個準確的判斷,自也就沒再多猶豫,順勢便將事情踢到了弘晴的腳下。
“是,孩兒遵命!”
三爺既是如此吩咐了,弘晴自是不敢輕忽了去,趕忙躬身便應了諾。
第665章 不好管的閒事(二)
崇福寺(今之法源寺),位於宣武門外教子衚衕南端東側,始建於唐貞觀十九年,乃是京師最古老之寺廟,七進六院,佈局嚴正,寬闊龐然,因著地處城中之故,香火鼎盛,遊人如織,說起來其實算不得太好的休閒去處,尤其對於弘晴這等並不信佛之人來說,那地兒著實是太過噪雜了些,可架不住清漣要去,弘晴也沒轍,只能是捨命陪“女子”了的。
“漣兒,一併進去罷。”
今兒個說起來既不逢年又過節,可崇福寺的人還是很多,這才剛下了馬車,入眼便見如織的善男信女們在寺門出進進出出,場面亂得很,弘晴的眉頭不由地便是一皺,實在是不想往內裡湊了去,只是瞅見身旁的清漣滿臉的虔誠狀,不進去的話語還真就不好說出口來,也就只能是無奈地搖了搖頭,聲線平和地招呼了一句道。
“嗯。”
清漣顯然是有心事,並未注意到弘晴臉上的無奈之表情,也沒甚多的言語,僅僅只是輕吭了一聲,便即默默地跟在了弘晴的身旁,由李敏行等數名侍衛以及兩名丫鬟陪同著便行進了寺門之中,一路緩行地進了大雄寶殿。
“佛祖在上,小女子在此叩請您保佑我瑪法在天之靈,小女子自當……”
大殿里人很多,弘晴等人等了好一陣子,方才等到了空位,弘晴不信佛,自是不會上前去跪拜,可清漣卻是虔誠得很,跪在蒲團上,雙手合十,口中呢喃地祈禱著。
唉,這可憐的丫頭!
儘管清漣的呢喃很小聲,幾不可聞,可以弘晴的耳力卻是能聽得個分明,心中不由地便滾過了一陣憐意,沒旁的,清漣一家如今已是被趕出了鈕祜祿一族,儘管阿靈阿此舉不過是為保全後代而做出的無奈之抉擇,可宗族除名卻是不折不扣的事實,按規矩,清漣一家是不能再祭祀去歲死了的阿靈阿,甚至連牌位都不許在家中擺放,若不然,真被人檢舉了去,那便有著不小的禍事,清漣還真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