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眉頭緊鎖地沉思不已——有了十萬大軍在手,再算上即將歸來的兩萬餘百戰之師,京師就宛若熟透的桃子一般,只消隨意一伸手,便可摘取全面勝利之果實,這等誘惑不可謂不大,只要是個正常人,都不可能會不動心,而今的問題不是能不能,而是該不該。
該?還是不該?這麼個問題一直在弘晴的腦海裡盤旋不已,哪怕事先其實已有了決斷,可真到了大權在握之際,弘晴卻又不免猶豫了起來,這不單是帝位的致命誘惑,更多的則是弘晴已然受夠了誠德帝的無能與猜忌,實在是不願再玩那些個沒完沒了的勾心鬥角之把戲,問題是兵變一起,能否確保全國之平穩過渡卻尚在兩可之間,再者,他弘晴若是開了這麼個壞頭,後世子孫怕不得有樣學樣了去?沒見李世民玩了一把玄武門之後,其子孫可是都跟著大玩特玩了起來,大唐之所謂衰落下去,與此實不無關係,對此,弘晴也不能不有所警惕,左右為難之下,人便不覺有些煩心了起來……
第961章 何去何從(四)
“稟王爺,軍機大臣馬齊與陳夢雷、陳老夫子到了營外,說是陛下有旨意要宣,末將不敢擅自做主,還請王爺明示。”
就在弘晴沉吟不決之際,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中,一身戎裝的塔寧河已是大步行進了房中,但見其疾步搶到了文案前,一躬身,已是緊趕著出言稟報了一句道。
“哦?”
誠德帝派人來宣撫之事,早在弘晴的預料之中,可他卻是沒想到誠德帝居然將陳老夫子也請了出來,聞言之下,不由地便是一愣,不過麼,倒也沒多想,霍然便起了身,一揮手,神情肅然地便下令道:“爾且自將兵戒嚴,本王這就去迎上一回好了。”
“喳!”
弘晴既是有令,塔寧河自不敢輕忽了去,忙不迭地躬身應了諾,而後恭謙地一側身,退到了一旁,待得弘晴行出了文案之後,方才落後一步地跟在了弘晴的身後。
“下官見過王爺。”
燈火通明的大營門前,馬齊與陳老夫子並肩而立,待得見弘晴在數十名親衛的簇擁下緩步行來之際,馬齊趕忙上前一步,很是恭謹地躬身行了個禮,至於陳老夫子麼,卻並未有甚多的表示,僅僅只是頷首示意了一下。
“馬大人不必多禮。”
面對著馬齊的見禮,弘晴並未矯情寒暄,僅僅只是面色淡然地虛抬了下手,顯然並不甚重視於其,倒是對陳老夫子卻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很是恭謹地躬身見禮道:“夫子,您來了,此處不便,且請內裡敘話可好?”
“王爺,請!”
陳老夫子並未因弘晴的禮敬而有甚動容之表現,也就只是神情淡然地拱手還了個禮。
“陛下詔書在此,請仁親王接旨。”
這一見弘晴只與陳老夫子見禮,卻並未跟自個兒答話,馬齊心中自不免為之惴惴不已,生恐弘晴真要行玄武門之舊事,顧不得許多,趕忙硬著頭皮地道明瞭來意。
“馬大人莫急,且先到衙門裡再議此事可好?”
弘晴此際心尤未定,自是不願讓馬齊當眾宣了旨意,這便眉頭微微一皺,以不容分說的口吻吩咐了一句道。
“這……,也好,就依王爺。”
馬齊雖一向與弘晴交好,可本質上卻是個直臣,並非弘晴之私人,自是不願看到弘晴真兒個地發動兵變,此際之所以緊著提議宣旨,正是想著要造出個聲勢來,奈何弘晴不允,他也自無可奈何,只能是苦笑著搖了搖頭,勉強至極地同意了弘晴之提議。
“夫子,馬大人,都且請罷。”
這一見馬齊沒再多堅持,弘晴自也不想再多囉唣,點了點頭之後,一旋身,緩步便往營裡行了去,一眾人等見狀,自不敢稍有耽擱,盡皆亦步亦趨地跟了上去。
“王爺,時辰已是不早了,您看是否先安排諸將們一併前來接旨,下官也好緊著回稟陛下。”
馬齊到底掛著心思,一行人等方才剛在提督衙門的後堂裡落了座,茶都尚未上呢,馬齊已是忍不住再次出言催請了一句道。
“馬大人海涵,營中大變方過,秩序未定,尚須得諸將坐鎮彈壓,實不宜輕動,既是皇阿瑪有旨意給本王,那就由本王自接了便好,來人,備香案!”
馬齊急,弘晴卻是並不著急,左右這會兒主動權在握,弘晴並不打算讓誠德帝的旨意傳遍全軍,自不可能會同意馬齊的提議,不由分說地便下了決斷。
“這,這……”
一聽弘晴這般說法,馬齊不由地便急了,有心爭辯上一番麼,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