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著老爺子便是一躬,滿臉誠懇狀地開口道:“啟稟皇瑪法,與曹寅苟洽一事乃是孫兒奉父王之命所為,如今協議雖有,卻尚有些細節待定,孫兒本想待得諸般事宜皆妥之後,再報與皇瑪法知,今,既是諸位叔叔心急於此,孫兒也不敢再行遷延,是與不是,曹大人一到便可知根底,還請皇瑪法明察。”
“來人,宣曹寅覲見!”
一聽弘晴這般說法不像是在說假,老爺子的眼神裡立馬有道詫異的精光一閃而過,可也沒多問,只是一揮手,下了旨意。
“喳!”
老爺子金口這麼一開,侍立在一旁的秦無庸自是不敢怠慢了去,緊趕著應了一聲,領著兩名小太監急匆匆地便奔出了養心殿,一路向皇華驛急趕而去。
“臣,江寧織造曹寅叩見陛下!”
秦無庸去後,殿中諸般人等連同老爺子在內,都失去了談論的興致,大殿裡就此詭異地安靜了下來,半個時辰剛過,就見曹寅在秦無庸的陪伴下從殿外匆匆而入,疾步搶到御前,恭敬萬分地大禮參拜不迭。
“平身罷!”
老爺子顯然等得有些疲了,叫起的聲音裡滿是掩飾不住的倦意。
“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爺子既是叫了起,曹寅自不敢稍有怠慢,趕忙按著朝規謝了恩,而後躬身立在殿中,一派恭聽訓示之架勢。
“子清(曹寅的字)來得正好,朕聽聞爾已與晴兒就還清虧空一事達成共識,不知可有此事麼,嗯?”
老爺子此際心正煩,自是無心寒暄,直截了當地便直奔了主題。
“回陛下的話,確是如此,只是……”
曹寅很明顯地猶豫了一下之後,方才開口應答了一句,只是話卻並未說完,留下了個尾巴。
“嗯?只是個甚?說清楚了。”
老爺子顯然對曹寅這等吞吞吐吐狀頗為的不滿,眉頭一皺,已是不耐地追問道。
“陛下明鑑,這幾日裡弘晴世子已與微臣商榷多回,就還清虧空一事,已大體達成一致,微臣任上虧空的五十九萬七千八百兩銀子將分五年還清,年底前先還四萬兩,明年年底還六萬兩,餘下款項再分三年釐清,只是今明兩年之還款微臣可以自己做主,後頭的近五十萬兩卻須得有陛下恩旨,非微臣敢擅為也。”
這一見老爺子聲色不對,曹寅的身子立馬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但卻不敢有絲毫的耽擱,忙不迭地將還款計劃詳細地解說了一番。
“恩旨?爾須得甚恩旨,且說來與朕聽聽。”
一聽曹寅如此說法,老爺子的好奇心頓時大起了,先是疑惑地瞥了弘晴一眼,而後一揚眉頭,饒有興致地追問道。
“這……”
當初弘晴所言的法子雖是能還清虧空,可說到底卻還是有些上不得檯面,曹寅原本想私下裡跟老爺子商議的,卻沒想到會在今日這等場合下合盤端出,自不免有些遲疑了起來。
“皇瑪法,此事乃是孫兒所擬,還是由孫兒來詳述為妥,肯請皇瑪法恩准。”
弘晴很清楚曹寅在為難些甚,也不想看著其受窘,這便從旁閃了出來,高聲請命了一句道。
“講!”
這麼些年下來,老爺子也算是習慣了弘晴時常冒將出來的奇思妙想,倒是沒責編弘晴的孟浪出列,略一沉吟之下,還是給了弘晴詳述一番的機會。此言一出,四爺、八爺等人的臉色可就都有些個變幻不定了起來。
第214章 波瀾再起(四)
“啟稟皇瑪法,孫兒在河南時曾上了漕運變海運之摺子,內裡曾言及澳門船廠之事,今,首批八艘漕船已同時開工建造,陸續還有船塢在建,預計到明年此時,第一批漕船已可下水試航,後年預計有漕船三十餘艘可資調動,以之應付漕運,足可完半數之漕糧,待得三年後,計可有大型漕船六十餘,是時,漕糧改運為海當可全面實施,然船廠卻不可空置,孫兒打算再造大型海船數十,以為海外貿易之用,貿易貨物當以絲綢、瓷器為主,承蒙曹大人不棄,願為孫兒籌集絲綢,以此為股,分紅所得即可為還虧空之款項,概因此事尚在商榷之中,故未及時報與皇瑪法知,實孫兒之過也,若能得皇瑪法恩旨,準孫兒便宜行事,曹大人之虧欠還清不難也。”
對於曹家虧空的事兒,弘晴早就有了腹案,這會兒說將出來,自是不慌,一番長篇大論下來,條理清晰得很。
“荒謬,你怎知海外貿易便能盈利,若是不能,曹家的虧空還還是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