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也不得不老實了下來,除了操帆的水手之外,大多數計程車兵們全都躲在了船艙裡,聊天的聊天,睡覺的睡覺,好一派的休閒氣氛,直到一名高大主桅杆上的嘹望哨發出了一聲驚喜的嘶吼,整個艦隊瞬間便沸騰了起來,無數計程車兵蜂擁地衝出了船艙,遠眺著大陸的方向,歡呼雀躍著,喧囂聲直上九霄雲外。
終於回來了!
“鎮遠號”高大的艦橋上,望著漸漸露出了輪廓的大陸,弘晴同樣激動不已,縱使城府深如海,到了此際,弘晴的眼角也不禁為之溼潤了起來,心中更是百味雜陳,一時間竟有些難以自持,沒旁的,概因此番東征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戰事打得慘烈不說,後頭的條約簽訂乃至平亂,都令弘晴費盡了心力,箇中之辛苦自是不消說了的。
用“辛苦”這一詞來形容此番東征,或許並不恰當,該用的是“艱苦卓絕”——真正的大戰持續的時間其實並不算長,從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初五的海戰開始算起,直到十一月二十三日於嵐山全殲德川吉宗的大軍,滿打滿算也不過就是半個月多一點的時間罷了,可連番的大戰下來,出征的一萬兩千名陸軍最後僅剩下了九千九百餘人,整整兩千三百餘將士倒在了異國的土地上,至於水師麼,損失雖略小,可也有五百餘的傷亡,全軍上下付出了近三千人的代價,這才算是徹底擊潰了倭國的主要抵抗力量。
將士們的重大犧牲換來的則是巨大的政治與經濟利益——經艱難的談判與武力平亂,《京都條約》終於誕生了,倭國承認大清為宗主國,其天皇稱號取消,改為倭王,具體封號須得由大清皇帝冊封,此外還須得歲歲朝貢,開放所有港口,諸藩不得以任何藉口阻攔大清商船之正當貿易,並割讓大阪為清軍海軍基地,另,賠償大清戰爭損失八千萬兩銀子,分五年還清,並同意大清在京都駐軍三千,取消德川幕府的統治,倭國各藩皆尊倭王號令,如有不從,即為謀逆,諸藩並討之!
勝利不消說是輝煌無比的,這不單體現在軍事上,也不止體現政治與經濟利益上,更多的則是奠定了大清走向世界的基石——以一萬餘兵力徹底全殲倭國十幾萬大軍自然是場輝煌的勝利,證明了的不止是清軍的驍勇戰力,更證明了火器部隊才是國防力量發展的主流,至於大清艦隊的建設則更是有了清晰的目標,這一切的一切都為將來的爭霸太平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這,才是弘晴最看重之處,有了這麼個基礎,於弘晴來說,所有的辛苦與付出都值了。
望川都能跑死馬,更遑論大海行船,自打巳時三刻發現了海面上正歸來的清軍艦隊,奉旨前來迎接的三爺早早地便率禮部諸官以及山東地方大員們趕到了膠澳碼頭上,這一等就足足等了近一個半時辰,直到末時二刻,方才等到了清軍艦隊的進港。
“奏樂!”
儘管身體是等得有些疲了,可三爺的精神卻是大好,一待老十三所在的旗艦“鎮武號”緩緩地駛入港灣,三爺立馬運足了中氣,高呼了一嗓子,剎那間,早已待命多時的鼓樂班子便就此賣力地演奏了起來,鼓樂喧天中,數萬百姓齊齊歡呼,將整個歡迎儀式瞬間推上了****。
“小弟見過三哥!”
鼓樂聲中,“鎮武號”龐大的船身終於是打橫靠上了碼頭,跳板一放下,老十三便已率領著在進港前分別乘小船趕到了旗艦上的遠征軍諸將們緩步行上了岸,這一見到正迎候上來的三爺,老十三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忙不迭地緊走數步,搶到了近前,很是恭謹地行禮問了安。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皇阿瑪得聞十三弟大勝之訊息,龍顏大悅,已下詔大赦天下,並令為兄前來迎接十三弟並有功之諸將,回京後,皇阿瑪定會有重賞,為兄就先恭賀十三弟了。”
面對著老十三的行禮,三爺顯得分外的客氣,一個大步搶上前去,雙手一扶老十三的胳膊,滿臉堆笑地便寒暄了起來。
“三哥謬讚了,此皆有賴皇阿瑪之洪恩浩蕩,三軍將士用命,小弟實不敢居功也。”
老十三顯然不怎麼想跟三爺多套近乎,沒旁的,他雖是與弘晴有過協議,不再幫著老四,可也沒打算投向三爺,倒不是對三爺有甚成見,僅僅只是不願再捲入奪嫡之爭中去罷了,正因為此,面對著熱情洋溢的三爺,老十三並未表現出有甚激動的神情,回答的話語也不過就是例行公事的套話罷了。
“呵呵,那是,那是,十三弟遠征歸來,想必是累了,為兄已著人整好了驛站,且就一併去休息一下可好?”
三爺乃是精明人,只一聽老十三這等公式化的應答之言,立馬便明瞭了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