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曹雪芹才是《紅樓夢》的作者。

有意思的是,在當時的北大,校長蔡元賠是舊紅學的領軍人物,索引派的代表,並在1917年9月出版了《石頭記索引》一書。

胡拾的《紅樓夢考證》絕對是對舊紅學的打臉之作。

這個考證一出,把舊紅學索引派全部打翻,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不過蔡元賠並沒有惱火,反而積極幫助胡拾尋找文獻資料,來證明胡拾的考證有理有據。

這才是真正做學問的學者,這才是大家風範。

第八十六章 如流星一般消失的作家

事實上,蔡元賠一直沒有放棄索引派。

索隱派是紅學中的猜謎派、秘史派。

以索隱、秘史本位否定文學、歷史本位,透過字面,運用諧音、拆字、藏頭、謎語、讖緯等文字遊戲,用歷史上或傳聞中的人和事去附會《紅樓夢》。

從而考索出“所隱之事,所隱之人”,編造各種秘史。

魯訊的評語是:流言家看見宮闈秘史。

比如,蔡元賠在《石頭記索隱》中就認為賈寶玉,即傳國玉璽之義也,乃影射康熙時的廢太子胤礽。

在這個年代,這類宮闈秘史的說法具有較大的吸引力,把《紅樓夢》和清朝皇室聯絡起來,最終得出了《紅樓夢》是一本政治小說的結論。

“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於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

此時,辛亥革命爆發時提出“反對滿清”的激情還未退去,人們大多懷有“民族主義”的情懷,因此《石頭記索隱》在當時得到了廣泛傳播。

一時間,蔡元賠成為索引派的集大成者。

1921年,胡拾發表了《紅樓夢考證》,矛頭直指他的上司蔡元賠。

他毫不客氣地指出蔡元賠的索隱是牽強附會的“大笨伯猜笨謎”方法,認為校長和他的“親友團”走錯了路。

由此開始了紅學史上的蔡胡之爭。

在這段時間裡,胡拾為了樹立考據派的地位,曾四處尋找錄有曹雪芹身世的《四松堂集》這部書,就在他心灰意冷近乎絕望之時,蔡元賠託朋友為他借到了此書。

從此,胡拾建立了《紅樓夢》的考據派。

此外,還有評論派和創作派。

魯訊就屬於評論派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中國小說史略》中有對《紅樓夢》的雜論。

他認為紅學貫串了兩條紅線:一是方法上堅持文學欣賞,否定考證、索隱、探佚;二是內容上堅持“人情說”,否定“自傳說”、“秘史說”。

這是讓紅學回到《紅樓夢》本身,回到文學欣賞上來。

創作派是指在《紅樓夢》的基礎上再次創作,其實就相當於《紅樓夢》的同人小說。

當然,這裡不得不提到王國唯,他在1904年出版了《紅樓夢評論》一書,用西方的哲學思想來解析《紅樓夢》,從而探討小說的美學和倫理學的價值。

這是中國文學研究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西文學比較研究論文。

他研究的角度較為特殊,算是自成一派。

林子軒把有關《紅樓夢》的研究大致梳理了一下,發現劉新武的《揭秘紅樓夢》不大適合在這個時代講,它其實屬於紅學中的探佚派。

劉新武畢竟只是個作家,而不是紅學研究家,他講的很多東西都是文學家的臆測和想象,沒有實質的證據。

紅學研究太過廣博了,各派都堅持自己的主張,很難說服其他人。

就算在後世,還有學者認為《紅樓夢》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另一個姓曹的人,曹雪芹只是個虛幻的人物,而高鶚也沒有續寫《紅樓夢》,《紅樓夢》是完整的。

所以說,在文學研究上,各持己見是很常見的現象。

林子軒沒打算寫一本讓各方都信服的紅學專著,除非他能穿越到曹雪芹的時代,親眼看著曹雪芹寫書,然後記錄下證據來。

即便如此,也很難讓所有人都滿意。

他打算沿著考據派的道路走下去,以後世周汝倡出版的《紅樓夢新證》為基礎,加上一些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匯成自己的講課內容。

周汝倡算是紅學研究的大家了,是考據派的集大成者。

林子軒只要在大方向上不出錯,有了腦海裡的記憶,在大學裡講講《紅樓夢》還是沒問題的,反正就是應付一下差事。

因為比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