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的打擊讓她不堪重負。
看到林子軒的鼓勵,她覺得或許自己應該寫一本小說來紀念她的母親和她這些年在中國的歲月,同時也讓自己有個抒發情感的渠道。
於是,帶有自傳色彩的《異邦客》就這樣問世了,從此開啟了賽珍珠的寫作之路。
她在心裡自然是感激林子軒的,所以在她的小說中男主人公總帶有一絲林子軒的影子。
經過一年的市場培養,流行歌曲逐漸在全國鋪展開來,其他的唱片公司也開始嘗試製作。
但一些小型的唱片公司只是翻唱百代的唱片,曲調歌詞都一樣,僅僅換了一個人演唱。
在中國,流行歌曲是新鮮事物,還沒有音樂方面的版權保護,根本沒辦法追究,翻唱和盜版屢見不鮮。
而且這樣的唱片價格低廉,這嚴重影響到正版唱片的銷量。
一般來說,新唱片出來半個月內就會有盜版,這是因為在這個年代製作唱片需要這麼長的週期,這不是後世的影碟,直接燒錄,分分鐘搞定。
所以,新唱片的銷量就看前半個月的資料了,一旦盜版出來,銷量會急劇下降。
一個月後就差不多可以下架了,只有較為偏遠的地方還有市場。
這不是林子軒能夠預料的,他從唱片中抽取提成的做法恐怕行不通了,除非唱片的銷量能夠逆天。
隨著明月歌舞團的火爆,各地的劇團也開始競相模仿起來,搶佔本地的市場。
不過因為他們沒有孟曉冬坐鎮,沒有炫麗的舞臺設計,沒有精心排練的舞蹈,所以在名氣上無法和明月歌舞團相比。
然而,明月歌舞團不能只有一個孟曉冬,還需要有其他的歌唱明星。
此時的孟曉冬早已沒有了生活的壓力,隨著名氣的增加,變得更為霸氣起來,要求也更加多了,林子軒覺得當初給她的抽成太高了。
這個小姑娘別看只有十五歲,可久在戲班生活,心性成熟,知道如何給自己爭取更好的利益,心思很重。
在林子軒面前,她還是很聽話,但在歌舞團裡,就是大姐大一樣的人物。
這在戲班裡很常見,那些名角們都有特殊的待遇,地位分明,就算是戲班班主,對名角們也是頗為恭敬。
在梨園行,這就是規矩。
孟曉冬把這個規矩帶到了歌舞團裡來,此時的歌舞團早已不是當初的八個人了,而是有幾十號人。
人越多,矛盾就越突出。
黎錦揮作為歌舞團的負責人,提議要培養更多的歌星,讓她們良性競爭,避免一家獨大。
他本身就是作曲家,這些日子也寫了不少曲風輕快的歌曲,適合少女們演唱。
第一個推出來的是黎錦揮的女兒,黎銘暉。
這個小姑娘有一張娃娃臉,長的天真爛漫,很適合唱一些歡快的歌曲。
林子軒為她寫了《童年》和《世上只有媽媽好》。
《童年》是後世耳熟能詳的歌曲,曲調輕鬆明快,只是要把其中的歌詞稍微改動一點。
《世上只有媽媽好》則是一顆催淚彈,曲調簡單,歌詞易懂,唱出了對母親的深情厚愛,無限依戀。
這是林子軒在做實驗,如果這首歌受到了歡迎,那他就會把《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在民國時代翻拍出來,而且故事情節和這個時代並不違和。
可以想見,到時候影院內會是一片哭泣之聲。
黎錦揮對《世上只有媽媽好》大加讚賞,認為這首歌比那些靡靡之音更有教育意義。
和鄭證秋一樣,他們這一代人之所以搞音樂和話劇,都有一種使命感,認為可以教化民眾,救國救民。
看起來很理想主義,但他們內心裡真是這麼想的,而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林子軒其實是準備打造不同型別的歌星,有專門唱抒情情歌的,有唱民族類的,有唱歡快舞曲的,這樣才能百花齊放,良性競爭。
至於合作物件,還是上海百代唱片公司。
不過他已經打算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了,等到永珍書局在全國各地開啟發行渠道,就在上海建造唱片製造廠。
總之,還是那句話,林子軒需要大筆的資金。
第八十九章 一個有益於中國電影事業的人
上海明星電影公司籌備多時的《津門大俠霍元甲》終於開機了。
總導演是鄭證秋,還有兩名副導演,分別是李平倩和顧肯福,說是副導演,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