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或許過幾個月就會停播,那投資不是打水漂了。

他們鼓動奧斯邦去拉投資,自己卻不願意出錢。

奧斯邦為了自己的生意,倒真是豁出去了,他沒有找美國人,而是瞄上了中國人,因為美國人懂得電臺廣播是什麼玩意,不容易糊弄。

而中國人不知道,只要把生意的前景描繪的美好一些,相信應該會有人投錢。

此時,奧斯邦正在四處拉投資,其中有位姓曾的旅日華僑是他的主要目標。

有了資金還不夠,還要找到能架設廣播天線的地方,這個地方一定要高,廣播的範圍才會廣,最好能和報館合作,這樣就能最快的收到聽眾的反饋資訊。

奧斯邦選擇了《大陸報》進行合作。

首先這是美國人辦的報紙,容易溝通,其次《大陸報》所在的大來洋行的樓頂正適合架設廣播天線。

正在這個時候,另一位中國人找到了奧斯邦,此人就是林子軒。

林子軒在最初的激動過後,開始考慮現實的問題。

開設廣播電臺不光是購買裝置的問題,後期的運營才是重點,先不說裝置維護,就是招聘播音員,建立各類廣播節目,這都需要持續不斷的投資。

前期肯定是賠本的,什麼時候能賺錢還不知道。

但作為穿越者,中國的第一個廣播電臺不能讓外國人揚名,一定要掌握在中國人手裡。

何況林子軒還有一個童年的情結。

在後世的八十年代,電視還沒有普及的時候,收音機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娛樂裝置,聽戲曲,聽評書,聽兒童節目。

“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節目開始廣播啦!”

這是多麼熟悉的聲音,滿滿的童年記憶。

光是為了把這個節目在民國時期上海的空中傳播開來,花點錢是值得的。

這不是錢的事,而是一種情懷。

所以,在得到奧斯邦的住址後,林子軒找了過來。

奧斯邦沒想到竟然有人送錢上門,洽談合作,他倒是知道林子軒,對於美國人來說,誰不去看《亂世佳人》呢,這可是美國一代人的回憶。

因為《亂世佳人》,林子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