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後,林子軒看到了報社的班底。
這是一個標準的小作坊式報社,在上海這種報社並不少見,幾個人湊一塊就能弄出一份報紙來,文稿東拼西湊,沒有自己的發行渠道,隨時面臨倒閉的風險。
就算這樣,投身報業的人也越來越多。
平禁亞對此頗為滿意,鬥志昂揚,這可是他第一次當主編,除了老闆外,就數他最大。
萬事開頭難。
林子軒沒有露出失望的神情,反而鼓勵了幾句,請眾人吃了頓飯,把兩千銀元的啟動資金交給了平禁亞,讓他租房子開業。
開業當天,林子軒並沒有露面,他更願意作為幕後老闆。
平禁亞利用自己的人脈拉攏了一批文人,慶賀了一番。
他心裡很高興,覺得自己終於出人頭地了。
1921年4月2日,《自由談》把《尋秦記》腰斬,連載不到兩個月。
周瘦絹在報紙上特別做出了說明,《尋秦記》的作者黃毅不願意在《自由談》上連載了,後續故事將在其他報刊連載。
這是周瘦絹和林子軒商量後的結果,給彼此一個體面的臺階。
一時間,上海文壇高聲歡呼。
這是他們的勝利,終於把《尋秦記》趕出《申報》了,以後只能在一些小報上出現。
這牽扯到一個影響力的問題,發行量代表著讀者數量,在《申報》和其他不入流的小報上刊載造成的影響截然不同。
那些普通讀者鬱悶了,他們剛看到項少龍和呂不韋針鋒相對,下面竟然沒有了,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好在沒有讓讀者等太久,兩天後《通俗小說週報》的創刊號就發行了。
這是林子軒提出的快速銜接。
在這個報業發達的時代,每天報紙上刊載有無數的小說,想要找到替代品很容易,讀者不一定就非要看《尋秦記》,一旦時間過的太久,就會流失大量的讀者。
讀者大多都是健忘的,連載小說最大的弱點就是斷更。
何況新換了一份報刊,讀者會不會買賬也不一定。
因為多買一份報紙就意味著多一份花銷,他們可能寧願買《申報》這樣的綜合性大報,也不願買一份只提供小說閱讀的小報。
所以為了抓住讀者,《通俗小說週報》的創刊號成了《尋秦記》的專版。
不僅提供了新的連載內容,還把以前在《自由談》上刊載的內容也釋出出來,這相當於出版了一冊書,而且價格相當低廉。
為了打響《通俗小說週報》的名號,林子軒只好賠本賺吆喝。
這麼做的效果不錯,有些讀者沒有看過前面的故事,有些讀者可能有所遺漏,現在只要買一份《通俗小說週報》就能把《尋秦記》全部補齊了,物超所值。
打著《尋秦記》的旗號,《通俗小說週報》的銷量不錯,超過了五千份。
這還是沾了《申報》的光,用兩個月的時間培養了《尋秦記》的讀者群。
此時平禁亞早已知道自己的大老闆就是《尋秦記》的作者,心中忐忑不安。
他決定再也不用“網蛛生”這個筆名了,還要把這件事爛在心裡,絕不能讓林子軒知道自己曾經炮轟過《尋秦記》。
第十五章 射鵰引發的熱潮
林子軒沒那麼小氣,即便知道平禁亞的筆名,也不會把他解僱。
他正在考慮另一個問題。
一份報紙,光靠《尋秦記》撐不住場面,還需要其他的。
他翻看了平禁亞收來的稿子,大多都是鴛鴦蝴蝶派圈子裡的小說,沒什麼新意,以他的眼光自然看不上,不過是濫竽充數罷了。
上海文壇的整體大環境就是這樣,和北平文壇的蓬勃熱鬧相比,更像是一潭死水。
而且像《通俗小說週報》這種剛辦的小報也吸引不來真正的文壇名家。
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林子軒決定用金勇的筆名再開一部武俠小說。
此時《射鵰英雄傳》的故事連載到三分之一,主要人物紛紛登場,逐漸露出耀眼的鋒芒。
金勇這個作者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成為上海灘的新銳作家。
如果說《射鵰英雄傳》剛開始連載的時候還有人說這是舊瓶裝新酒的話,如今都發覺這本武俠小說很可能會改變武俠小說的格局,開闢出一條新路來。
看看民國初年的武俠小說吧。
《青紅幫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