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於佛教,寄託於來生。所以,不論南方還是北方,都有數以萬計的廟宇,無數的出家人。只是出家人數量過多,良莠不齊。
思及這些年的苦楚,長公主有些悲慼,眼眶也紅了,說道:“可憐我兩個孩子湛之、淳之,早早地就沒了父親。”
綺雲問道:“那麼,長姐獨自教養他們,豈不是很辛苦?”
“大的湛之跟在義隆後面,學著做事,倒還像個樣子。小的淳之就沒人管,有時攪在義符那堆人裡,胡鬧不學好。”說到此處,她有些氣不打一處來,恨恨地說道,“義符的行徑哪裡像個天子,及義隆的萬分之一也沒有,我罵了幾次也沒有用。發狠了,我也不管他,只是擔心他別帶壞了我的孩子。”
綺雲暗想,義符這皇帝做得連自己的親姐姐都看不過去,真是匪夷所思。略思量了一會兒,對長公主笑道:“長姐,別擔心。反正平時我也沒什麼事,時常也會教我妹妹吟雪讀書。不如,讓淳之到我這裡來,請學問好的夫子來教授他的課業,我在一旁督促他的功課。長姐以為如何?”
長公主聽了,一時有些猶豫不決,一旁的義隆笑道:“雲兒這提議敢情好,長姐,你趕緊的謝謝雲兒吧。她的學問和見識是被謝靈運贊過的,覺得她有詠絮之才。這兩三年沒見,學問只怕越發的精進了。你的淳之交給她,長姐,你儘可以放心!”
長公主聽了,大喜過望,決定把自己的幼子徐淳之託付給綺雲,並連聲稱謝。義隆則把自己的幼弟衡陽文王劉義季也託給她,還有其他子侄漸漸也聞訊慕名而來。
從此,眾小子們隨夫子讀書,綺雲領著吟雪則從旁協助。書房裡不時傳來琅琅讀書聲,使沉寂已久的舊太尉府也有了生氣。稚子相伴的日子,天真無邪,歡聲笑語,稍沖淡了綺雲心底的黯然,她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冬天不知不覺來了,建康城下了第一場雪,外面雪花滿天漫地。堂屋內,綺雲讓人生起了炭火,加了些隔斷。眾人圍爐而坐,暖意融融。
綺雲領著吟雪給學子們端來點心,聽夫子正在給學子們講課,就止住了腳步,凝神細聽。
劉義季眼含疑惑地對夫子問道:“先生,前幾日,你教我們諸子百家的學說。義季覺得各家各派的思想相互衝突而對立,那究竟哪一種思想才是正確的呢?”
夫子答道:“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說得好,‘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儒法道墨等這些諸子百家,爭論不休。其實目的相同,都是希望為治理天下和百姓安定而找到一個途徑。只是各有不同的考慮,不同的主張而已,就看後世的人能不能正確領悟,能不能擇其善者而用之。”
徐淳之又問:“先生,您認為比較理想的治世方略是什麼呢?”
夫子答道:“自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以適應漢武帝的中央集權,從那時起就基本確立了儒表法裡的治國方略,有利於統一和治國安邦。當然,名教也有其弊端,人們的思想多少有些被禁錮,找不到自我。
自魏晉以來,佛道玄與儒家思想並起。玄學追求優遊從容,遊心太玄,不為物用,強調自身的存在,追求性靈和自由,以期獲得自然的歸宿。從個人自身來講,儒法佛道玄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選擇,可以選擇合適自己的。所以,我認為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自己的,各人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就好。”
綺雲聽了,面露笑意,微微點頭。
徐淳之見了,親熱地問她:“姑姑,古往今來,您最推崇誰的為人境界?”
綺雲沉吟半晌,徐徐說道:“要說為人的境界,姑姑最推崇的是東晉江南名士——謝安。”
吟雪在一旁插話問道:“謝安是誰呢?雲姐姐,古往今來,有那麼多的英雄人物,姐姐為什麼獨推謝安呢?”小子們聽吟雪連謝安也不知道,一陣噓聲響起。
第107章 稚子論學
綺雲笑道:“吟雪長居於北方,不知南方東晉名相謝安是情有可原的。義季,不如你來為吟雪講講謝安,如何?”
劉義季站起身來,繪聲繪色地道:“謝安四歲時,便被人讚許為風神秀徹。當時,前秦統一北方,不可一世得苻堅率領著號稱百萬的大軍南下。軍情危急,建康一片恐慌,可是身為征討大都督的謝安卻鎮定自若,悠閒自在。到了晚上,從容佈置,以少勝多,在淝水一戰中大敗前秦。淝水之戰使他的聲望達到了頂點,風流無人出其右。”
綺雲讚許地點頭道:“在亂世中出將入相,匡扶宇內,他達到了人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時,他又風流瀟灑,磊落不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