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抗拒兇獸,建立家園。但仙道功法對人之天賦要求太高,萬千人中,只有三兩人能習得。羲皇有感於此,創下武道功法,讓更多的人有自保的能力。
“依弟子淺見,媧皇、羲皇皆為上古之時有大智慧、大神勇的先聖。但不管仙道功法還是武道功法,都極為繁雜,體系龐大,似非窮一人之力所能創出。現今的功法,是無數先賢智慧的結晶。另外,仙道功法與武道功法,哪個先出現並不好說。”
齊長老道:“哦,這一點你也存疑?”
言歡道:“弟子愚見,故老相傳先有仙道後有武道,雖然在情理上說得通,但二者並沒有必然關係。再者說,武道以人自身勇武為根基,宜習之人又遠眾於修仙道者,武道先存於世也並非不可能。”
齊長老呵呵笑道:“你連上古先聖都敢質疑,當真膽子不小啊。”
言歡笑道:“弟子姑妄言之,想來先聖有知,也不會和弟子計較。”
在前世,他這論調可謂毫不稀奇。上古時代先聖的功績,大多為眾人智慧結晶。而從人體工程學上來看,武道功法更便利於人體的開,也更容易在戰鬥中總結出來。仙道功法就要飄渺多了,千百中人才有一個特殊者能感應到天地靈氣,群眾基礎明顯不如武道。
但在齊長老看來,一個十二、三歲的弟子,有此見解可不簡單。
這一次中試,言歡表現出來的天資及潛質讓齊長老大為讚賞。而不拘於先人之言,凡事有自己的見解,這就更為難得了。
武道修習的路途,是漫長而艱辛的。到了後面的高深境界,每個人的瓶頸都不一樣,很難憑藉先人的經驗實現突破。
如果一味固守成法,便會被現有的條條框框所困,充其量能成為一流。只有跳出來,先將思想置於更高的層次上,才有可能成就一流。這種情況下,修習者的眼界及胸襟就顯得極為重要。
………【第40章 齊長老的指點(下)】………
言歡不僅不是武道世家出身,還是小門小戶家的子弟。富甲一方的員外,在雲鼎門強者的眼中,也不過是個土財主。
齊長老一直有些擔心,言歡因出身而限制了眼界。此時看來,倒是多慮了。
他緩緩說道:“仙道功法,對於念力之運用的確神妙。但有高強念力天賦之人太少,絕大多數人根本無緣踏入起始的第一步。武道則不同,幾乎人人可習。仙、武兩道功法,孰先孰後並不重要,也無優劣之分。”
言歡聽得不住點頭。武道修行,的確更契合人體工程學以人為本的思想。雖然按比例而言,十個人裡,只有一人適合修習。但另外九人也並非不能修習,只是進境會相當有限。這就好比優秀的運動員總是少數,但普通人也可以運動健身。而不像仙道功法,念力天賦達不到要求,根本無法入手。
齊長老又道:“這本筆記中,對念力與武道關係的論述,的確人深省。習武道者若有出色念力天賦,往往事半功倍。我雲鼎門史上,便曾出過這種絕之才。”
言歡不由想道,博定瑜或許就是有出色念力天賦的人。自己的念力天賦也不差,說不定也能達到偶像當年的成就。一念及此,心跳陡然快了起來。
齊長老晃了一下手中的筆記,又道:“但寫這筆記的智者,有一點想必不曾瞭解。念力天賦,並非全然不可提升。武道功法,便是一途。大多數人,因念力不夠強大,只能困於紫府當中。但元息一生,念力便至。實則元息與念力是同生共存。修習元息,同時也是在修習念力。”
言歡忍不住“啊”地一聲輕呼,齊長老這番話可謂一語點醒夢中人。
早在剛修習一刀斬的時候,言歡就悟到念在力先與念隨力至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運息法門。但他卻由於思維慣性陷入了一個誤區。
任何事物的執行與傳遞,包括光、聲、力、神經以及各種物質,都是在連續的空間內的。
所以他一直將念力在體內的運作方式,類比於神經系統。也就是說,念力由紫府出,經過一種類似於神經系統的連續性傳導通道,最後作用在元息上。
現在看來,這種想法完全是錯誤的。念力與元息同時產生,與紫府的聯絡不透過任何渠道。
在言歡前世的知識體系中,只有四維空間理論才能解釋這種現象:三維空間內的不連續,透過蟲洞在四維空間內保持連續。
進入精武館不久,言歡曾試圖將徒手一刀斬的戰技教給阿姚和沈小飛,但這二人卻均無法習成。
言歡覺得,普通人念力不夠強大,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