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郎剛才說要去一趟倭國又是為什麼?”
“這正是我這次回狼穴的原因”,甄乾把自己的憂慮說了一遍,和王群、王倫說話不需要隱瞞、也不需要顧忌什麼,他們相當於甄乾長輩,就連自己的母親對他們都尊敬有加,不管甄乾做什麼從來都沒有懷疑過什麼。
“你是說安祿山也想圖謀我們的釀酒秘法?”
“安祿山私下裡招募了很多私兵,沒有錢安祿山什麼都做不了,想想我們從釀酒獲得的利潤,安祿山能不眼紅嗎?”
兩人有點後怕,安祿山是什麼樣的人,恐怕大多數唐人都知道,三鎮節度使光是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手中的權力有多大,甄乾竟然招惹到這個殺神。
“那大郎去倭國就能避難了嗎?”
“安祿山的權力也就侷限於大唐境內,或者說是三鎮之中,何況倭國根本就不會理睬什麼安祿山、李祿山,難道派水軍到倭國抓自己不成!”
“這麼一說大郎的確應該到倭國暫避一時,可是去倭國一路安全嗎?”王倫不由得為甄乾安全擔心起來,在他們眼裡倭國不僅是蠻荒之地,而且遠渡重洋千難萬險,茫茫大海讓人有一種蒼白無力之感,對未知的一種恐懼。
唐代的航海技術遠沒有想象中的發達,沒有指南針和三角帆,航海完全依靠星辰和隨風逐浪,將自己的生命寄託在虛幻飄渺的大海仁慈上,只有那些海盜和要錢不要命的海商才會踏上這條不歸路。
“兩位難道忘記了甄九、甄十他們了嗎?”
“大郎原來早有計劃……!”
甄乾搖搖頭道:“這不是我原先的計劃,本來想讓他們在海上先發展三四年,當初考慮萬一狼穴秘密洩漏,也好有條退路,現在看來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既然大郎已經有了計劃,我們就不用擔心了,在走之前還有什麼吩咐?”
雖然心裡早就有了完備的計劃,但一想到前途渺茫,能不能到倭國心裡還真沒有底,這個時代連一場感冒都能要人命何況是遠渡重洋呢?
“幫我選十名武藝高強的年輕人,腦子要靈活,人要會水性,善於察言觀色,有護衛經驗者優先考慮,再看看山谷裡有沒有懂倭國語言的人,最好了解一些倭國的情況。在我離開大唐這段時間裡,除了暗中招募一些能工巧匠和身懷絕技之人外,大唐境內所有活動全部蟄伏起來,如有風吹草動立即躲藏到最近的避難所裡,還有留意下突厥阿布思,此人反覆無常被逼投降大唐,被任命為朔方節度副使,恐不久後還會心生反意,如今漠南局勢混雜,正是我們滲透的最佳時機。甄二這次去室韋探聽虛實回來後,派往單于都護府收集情報,如果能拉攏一些小部落最好,實在不行也要建立良好的商業往來,其餘的事情你們幾個商量著辦,能不動儘量不動,能少動儘量少動,一切等我回來之後再說。”
甄乾還不知道甄二已經給自己捅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簍子,打亂了整個北方計劃,這是後話了。
甄二同樣不知道自己是甄乾整個北方計劃中的一顆重要棋子,之所以遲遲不將甄二派往北方草原,一來是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二來也是利用這段時間觀察甄二,計劃不容有絲毫的差池,更不能讓心懷叵測之人打亂自己的部署,同時將甄二放在狼穴一段時間,也可以增加甄二的歸屬感。
王群自然沒有意見,忠實的執行甄乾一切命令,“甄九和甄十那裡要提前通知一聲嗎?”
“甄十那裡不知道經營的如何,還是先不要通知他,到時我會和他聯絡的。通知甄九,讓他派人到兗州和我聯絡,這次去揚州要經過兗州到達楚州,然後坐船到揚州(隋唐時期稱為江都或江陽),看情況會在揚州登船出海,如果計劃有變,會轉道登州出海,現在還不好說,把地圖拿來?”
王群取出地圖鋪在書桌上,甄乾根據後世世界地圖繪製的大唐地圖更加的精確,只不過為了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有許多地方刻意塗抹了。
“這裡就是倭國,新羅和倭國隔海相望,聽說兩國的關係有點緊張,所以遣唐使放棄了較為安全的北路,選擇南路渡海到達大唐,不過北路航海雖然安全但海路最長,讓甄九先停止在渤海的一切活動,把大部分人手都調往這裡……”,甄乾一指地圖上的幾座小島道:“這是五座無人小島(後世的五島列島),島上可能有些附近倭國漁民,不過不用在意,讓甄九把據點安置在五島上,我到達倭國之後會和甄九聯絡,一切見機行事!”
PS:遣唐使初期的規模不大,最多兩三條船,組織也不甚嚴密。幾乎來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