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章 流民的價值

抑商?

一來經商的多是特權階層控制的,朝廷收不到稅,二來經商會跟朝廷爭奪農業人口。本來依附於土地上的農民,如果大量轉而從事工商業,這無疑會讓糧食產量減少,國家田租減少。

畢竟這個時代的農耕技術落後,土地需要許多人耕種。人力不足,糧食產量肯定降低,另一方面,如果百姓都依附於土地,那麼社會結構是最穩固的。

從哪裡弄來工人呢?

以前的豪門們,靠的是日積月累,家生子、婢生子,一代代的積聚的實力。

他們擴大實力的最大機遇,往往就是災年。遇到災荒之年,土地無收,百姓就得跟他們借糧借錢,他們趁機放貸,然後待那些百姓還不清債,那就收田。甚至趁災年買兒買女,把災民們養不活的子民買了。

甚至最後有些災年生活不下去了,失去了田地之後,乾脆全家都投附於這些豪強的。

就是靠著這樣,地方豪強的實力越來越強,擁有的土地、人口才越來越多。

但是這條路子,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不適用,流民是一個極不穩定的團體,一處遷往另一處,像後世的乞丐,放下尊嚴伸手開始討要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顆不安定的炸彈。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