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二老爺叫你呢?”
小梅像受驚的小鹿把手抽了回去,好像做錯了什麼事情,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毛毛糙糙動手動腳成何體統,嚇得把身子躲到了孟小丫的後面。
甄乾整理了一下衣冠回頭朝甄盛望去,“父親叫孩兒何事!”
“剛才聽聞藤原君說起你在鹿泉縣又作了兩首詩詞,一首叫《陋室銘》,一首叫《文章》可有此事?”
甄乾看著藤原刷雄,這丫沒事找抽啊!和甄盛談什麼不好,談詩詞做什麼,不知道這些文人一個個把詩詞當成了主業,每天沒事就做便秘狀擠出幾句讓人哭笑不得的詩句,要不然就是滿嘴掛著一堆好詞絕句,整天一付文縐縐的樣子!
“真是孩兒所作!”
這時候想不承認都不行了,藤原刷雄在一旁邀功朝著甄乾挑大拇指,用得著他替自己做宣傳嗎?
“你過來,這麼大的事情為什麼不告訴我!”
甄盛朝甄乾招了招手,甄乾只好硬著頭皮走上前,謙虛道:“詩詞不過是閒情雅緻有感而發而已,家學算學一道才是立身之本,孩兒不敢忘記!”
“嗯!說的不錯,但也不要小看了詩詞抒發情懷的作用,李太白的詩熱情奔放,王維的田園詩清新自然,岑參、王昌齡、王翰等人的邊塞詩雄壯豪邁,而你做的這些詩詞也同樣堪稱世間少有的佳句,不如今日除夕即興賦詩一首如何?”
來了,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
甄乾是真的不想剽竊後人的詩詞,這讓自己情何以堪,自然心中對古人先賢說聲對不起勒,自己也不想,可是已經開了頭,就像吸/毒洪水猛獸一樣一發不可收拾,作孽啊!
“孩兒就用元日為題做一首詩句,給家中長輩和所有人獻上新年賀詩!”
甄乾故作瀟灑的在中堂裡走了幾步,大聲的吟誦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詩句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佳句,糊弄過關應該不成什麼問題吧!
“好詩,快記下來……。”
藤原刷雄欣喜若狂,朝甄盛賀道:“恭喜甄老爺,我聽說昔日曹植七步成詩,今日甄家大郎除夕六步便出口成章作詩一首,可喜可賀,我也祝甄家新年氣象,才子佳人輩出,文華昌盛、算學鰲頭綿延長久……”。
“藤原君同喜!”
說實話,自己剛才到底走了幾步還真不記得了,被藤原刷雄說的神乎其神,連甄乾臉上都火辣辣的,好在中堂中地龍、火盆不少,酒至半酣臉上紅光撲面倒也看不出來異樣。
甄盛心中暢快,扶著頜下一縷長髯面帶微笑道:“在外一年,功課沒有荒廢倒是見長不少,今日回家可曾給長輩、晚輩帶什麼禮物?”
雖然甄乾已經從甄家分家,但甄盛話裡話外只說出門在外,顯然還是把甄乾當成了真定甄家一份子。甄盛當著眾人的面提及新年禮物,是把甄乾擺在了家族重要位置上,只有最重要的家庭成員才能當著家族所有人的面給長輩獻禮,顯然甄盛出於何種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很快有人將甄乾準備好的新年禮物端了上來,這次回甄家禮物準備了兩大車,先給上座的幾個長輩和家**奉獻上了帶有福壽式樣的各種禮物,接著將兩個木盤擺在了甄盛和刑氏的面前,“孩兒給父親和家中長輩帶來了山中的猴兒酒兩壇,給母親帶來了自家作坊出產的香皂和香水,希望長輩和二老喜歡!”
雖然和刑氏之間衝突不斷,但在人前兩人笑面相對,就好像甄乾是刑氏親生的一樣,該有的禮儀一樣都不缺。
猴兒酒據傳是山中諸猴採百果於一洞(一般為樹洞裡),始為貯藏越冬糧食,但若當季不缺越冬糧食,猴兒們便會忘記曾儲藏過一洞百果,然後這一洞百果便逐漸發酵,而後釀成一洞百果酒,被進山獵人發現帶回家中,因而得名!
當然真正的猴兒酒是可遇而不可及的東西,僅存一季,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酒液漸少,想取猴兒酒,難上加難!猴子選擇的空樹用來存放百果,那必是能足夠保證百果越冬不爛的樹木,有幾棵?還要空心,還要密封……。而且,猴兒酒在最初發酵的時候最佳,逐漸滴答下的是百果發酵後的精華,不曾腐壞,只是發酵。但滴落後的酒液就有講頭了,初滴為百果液,聚集稱為百果釀,等到沒有果汁滴下,收集所有發酵果汁後有酒味,才稱得上猴兒酒,或者猴兒釀。
此類野釀,實屬機緣巧合,真正的猴兒酒價值千金不換。
甄乾口中的所謂猴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