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章 盛世的背影

倉廩俱豐實”。盛唐是士人豪強的盛唐,而非小農黎民的盛唐,杜甫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真實的再現了安史之亂前後的世間百態。

正所謂“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

大唐經過百年的經營,到了天寶年間早就是危機重重,盛世之下暗潮湧動,只不過那些尸位素餐權貴們視而不見罷了。

藩鎮割據、朝綱混亂、重用奸佞小人、土地兼併、豪強官宦勾結……,小民身無寸縷、家徒四壁,上有苛捐雜稅徭役盤剝、下有地主豪強欺凌壓迫,“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有人說,盛衰不過是表象,官僚在利益中的取捨才是一個王朝興衰的內在因素,開國之初“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可是當一個王朝沒落之時,“君誕妄而臣佞諛”成為官場之常態,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一個王朝的厄運也就到了。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在一片輓歌聲中,一個帝國的黃金時代從此一去不復返。

王朝上下離心,腐/敗叢生,武備廢弛,帝皇驕奢銀逸、馳於政事,個人的野心膨脹是必然的選擇,安史之亂的爆發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