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即將離開大唐,按照通常禮節,甄乾應該去禮部接受一系列的禮儀培訓,比如如何拜見倭國天皇,見到天皇應該說行什麼禮,說些什麼冠冕堂皇的話,隨便了解一下倭國的國情等等,這基本上和後世大使訪問其他國家沒多大的區別,只不過大唐對外要強勢許多,用不著看倭國人的臉色。
甄乾的計劃已經成功了第一步,接下來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一直到達成自己的目的。
不過現在計劃要小小的修正一下,歷史上的成功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沒人能走一步看十步,那是小說裡才有的情節,每一個人心裡在想什麼也沒人能準確的預見,所以在制訂計劃之前,多幾個選擇也就不奇怪了。
沒有想到一個琉璃鏡子給自己帶來好運的同時,也帶來了無窮的麻煩,計劃之前絕對想不到自己會成為遣唐迎送副使,既然已經得到了,如果不好好的利用一下,甄乾感覺都對不起自己。
這個年代願意冒險出海的人不多,不是海盜就是想發財瘋魔了,這樣的人甄乾說什麼都不敢去用,天知道什麼時候會在自己背後捅上一刀,然後帶著財物遠遁千里。現在好了,甄十手下的水手可以光明正大的上船了,當然有些表面事情還是要做的,官府不是傻瓜。
王天行現在的身份變成了遣唐迎送副使的侍衛,甄乾手下也有了自己的編制,要不然自己這個迎送副使那裡能彰顯大唐的國威。
唯一不好的是,一同出使倭國的不是隻有自己和阿倍仲麻呂,還有十幾個屬官陪同遣唐使一起回國,甄乾離開大都督府時,顧況善意的提醒自己,不要和李靜忠來往過密,這樣對自己以後的仕途不利,對此自己非常認同。
李靜忠正在門口的馬車裡等著自己,手裡握著自己送給他的那塊羊脂玉,看見甄乾的時候,一雙比女人還白皙的手抓住甄乾,熱情的能讓甄乾嘔吐。
也不知道唐代從什麼時候喜歡把宦官往軍隊裡派,那可是一等一的肥差,可惜輪不到李靜忠這樣的******,只能跑到揚州這樣的地方來撈點好處,可惜太子不是皇帝,誰都看得出來,李隆基並不喜歡這個太子,也不知道還能做幾天的太子,結果就杯具了,沒人待見這個死太監,除了禮節不缺之外,好處一分都沒有撈到。
看見甄乾,讓李靜忠看見了希望,雖然不是七宗五姓這樣的大族,家族好歹也是郡望,如果不從甄乾身上撈點好處,李靜忠簡直要去撞南牆了。
“甄主事,雜家剛才和你說的那些話,可是貴妃娘娘親口說的話,有一天甄主事魚躍龍門,可不要忘記了雜家?”
甄乾強忍住一拳打在李靜忠臉上的衝動,讓自己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道:“李公公這番話,甄某會牢牢的記在心上,李公公用到甄某的地方請儘管開口,當然您要是不把我當成朋友,也就算了!”
混了多年的生意場,八面玲瓏的話張口就來,甄乾不相信自己在日常交際方面還不如古人。
“好說!甄主事這句話讓雜家心暖暖的,那些人對雜家唯恐避之不及,只有你不嫌棄雜家,你這個朋友雜家交定了!”
甄乾知道這時的李靜忠混的不容易,母憑子貴,李靜忠沒有跟對主子,自然不會受人待見,又因為李亨地位的敏感,就連安祿山都敢欺負一下,朝中大臣就是想結交這個未來的皇帝,在李隆基沒死之前,送給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只有甄乾這樣入仕不深的人,才會跟李靜忠攀談幾句。
李靜忠不知道醉仙樓,京城的醉仙樓還未正式的開張,固執的認為醉仙樓不夠高階大氣,不是自己這樣的人應該去的地方,想拉著甄乾去迷樓。
宦官想去青樓,真不是李靜忠腦子裡是怎麼想的,他有能力玩嗎?如果有的話,甄乾不介意給李隆基打小報告,讓李靜忠再閹割一次。
甄乾對於李靜忠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李亨當上皇帝之後,李靜忠的專橫跋扈,在李亨面前挑撥離間,最後將李隆基徹底的打入了冷宮,並把高力士流放黔中道,臨死也未曾讓李隆基和高力士見上最後一面,這樣心狠手辣的人還是不要得罪的好。
“迷樓的歌舞一流,不過要說到揚州的美食,不去醉仙樓品嚐,一定會遺憾終身”,甄乾現在也算是對揚州瞭解了,先給李靜忠介紹了揚州的風景名勝,接著介紹揚州的海商和漕運,聽的李靜忠直流口水,不為別的,海量的財富就沒有一個宦官不動心的。
少了子孫根的宦官對錢財看得更重,有意無意的對李靜忠說這裡是官員的天堂,當然這些都是廢話,根本就不需要甄乾來介紹,這樣做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