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6章 女海盜

甄乾可不管藤原刷雄心裡是怎麼樣想的,承認也好,否認也罷,有些事情不是他能阻撓的,就比如現在鑑真為那些被自己殺死的倭人唸經做法事一樣。

這已經是鑑真這三天來第二次為死者誦經了,第一次是為了在風暴中死去的唐人和倭人,在和尚眼裡,眾生平等,哪怕是踹死一隻螻蟻都是罪過。

風暴的罪過很大,和尚沒地方說理去,自己殺死那些準備打劫商賈的倭人,和尚也沒地方說理去,只是說甄乾這是在造孽。

甄乾很想和鑑真辯一辯,可是看見和尚虔誠的樣子,話到了嘴邊還是嚥了下去。

道不同不相為謀,自己的理念和和尚的善念就尿不到一個壺裡,這時候很想讓和尚去找少貳東尚,最好讓少貳東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甚至一點不會懷疑當少貳東尚的屠刀砍在和尚的脖子上時,和尚的臉上也會帶著和煦的笑容。

那些商賈早就在磨刀霍霍向牛羊了,一想到可以得到一座海島作為今後和倭國經商來往的中轉站就興奮不已,心裡懊悔為什麼以前就沒有想過這種事情呢?

海上無人居住的海島太多,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海島都能住人,能住人的海盜上必須有充足的淡水,這一點決定了能居住的海島數量並不多。

不過這些商賈不需要太大的海島,就如同甄乾說的一樣,有了海島之後,行商的海商就變成了倭國的坐商。

行商和坐商之間的區別很大,如果是在大唐境內,行商會行走四方貨賣千里,賺取的利潤自然也大,不過一般行商不會將貨物直接賣出去,而是透過當地的坐商出售,這樣銷售的量會很大,資金的週轉也會很快,但是行商非常的幸苦,而且資訊必須及時,需要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準確的把握商品價格的脈搏。

通常行商的優勢非常的明顯,往往能輕易的決定一個地方某一種貨物的價格高低,是貨物價格的制定者,地位比坐商要高。

可是海商的優勢到了倭國就很難發揮了,貨物的價格是有供需雙方來決定的,在數量恆定的情況下,需求越大就會抬升價格,反之價格就會降低。這個道理海商自然心知肚明,可是貨物的價格有時又取決於供需雙方的博弈,海商將貨物運到倭國,本身就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財力,到了倭國卻很難知道倭國的需求到底是多少,倭國坐商會死死的掐住海商的脖子,將海商的利潤壓倒最低,因為倭國的坐商清楚的知道,這些海商是不會將貨物再帶回去的,這就是海商最大的軟肋,海商在和倭國坐商的博弈中多次吃虧,不是這些海商不聰明,而是根本無法掙脫脖子上的這條貿易不公平的枷鎖,這種情況即使到了千年之後依然存在。

後世解決這樣的困境有許多辦法,其中一個就是將公司辦事處設在對方國家,零距離的接觸市場的變化,擺脫當地坐商控制貨物的定價權。

可惜後世很多辦法放在唐代並不合適,船隻渡海這一條就能讓人抓狂,即使倭國對唐朝海商開啟國門,這些商賈也無法控制倭國的市場,這就是歷史的必然性。

在甄乾提出來租借海島之後,這一次好像就完美的解決了,不管海商一次運來多少貨物,都可以在最合適的時候出售,沒有了跨海運輸的風險,海商在倭國市場也就奪取了定價的話語權。

這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計,解決了貨物在運輸和時間上的矛盾,這些事情根本不用甄乾去解釋,這些商賈眼珠子一轉就都明白過來了。

甄乾不知道這些商賈會不會把這種辦法複製到其他國家,比如新羅,渤海國和交趾等國,這樣總會有一天唐人的腳步會涉及全世界五大洋。

遠洋經商往往都是伴隨著武力一起行走的,這些商賈手下的水手只要看一眼就知道都不是什麼善良之輩,這個時代就沒有幾個善良之輩出海經商,所以自己一點都不懷疑這些商賈手下的水手戰鬥力。

輕煙從帳篷裡出來的時候,看見那些商賈手下的水手從箱子裡取出武器的時候,一雙眼睛快要瞪出來了:“郎君,怎麼回事,是不是要打仗了?”

甄乾四仰八叉的躺在摺疊椅上,看見********的輕煙再自己面前晃悠,就有一種想將她按倒在地上的衝動。

“你殺過人嗎?”甄乾懶洋洋的問道。

“妾身連雞都不敢殺,難道郎君沒有看出來?”輕煙站在那裡,海風吹過她的秀髮,烏黑的秀髮在風中飄舞,美得就像一個不沾染風塵的仙子。

甄乾一臉的譏笑道:“真的沒有看出來,昨天差點就死在你的手裡,現在想起來腿肚子都在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