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9章 侵佔琉球群島

甄十雖然沒有去過琉球群島和臺灣島,可是有不少商船因為風暴、航線偏失等各種原因抵達過大小琉球島。很早之前,甄十便開始有心收集各方面關於大小琉球島的資訊,知道的情報並不比甄九要少,甚至早在一年前便制訂了登陸方案,只不過因為條件尚未成熟沒有成行。

揚州之亂最大的收穫便是獲得了幾十萬貫金銀,雖然裡面有很多珠寶古董一時難以變現,可是金銀這種貨幣被錢莊製成了金銀幣,誰能想到金銀的真正來源?

有了充足的資金,甄十在半年之內發展的速度可以用飛來形容,這裡面自然也有淮南大旱的原因推波助瀾,如今甄十的實力一下子比甄乾在揚州時擴大了三倍有餘,手裡擁有了五百石海船四艘,並且順利的佔領了嵊泗列島上的一處海灣,遷移流民多達三千多人,單論人口實力已經穩居嵊泗列島第一位。

有了錢,有了船隻,再加上人口的支援,甄十已經開始打算經略大小琉球島了。

這一次雖說是受王群的派遣到倭國,但甄十心裡也準備見甄乾一面,希望自己的計劃能得到甄乾的支援。

如果不是海路漫漫危險重重,困擾甄乾的人口問題根本就不算是問題!

想要大規模的遷移人口,除了不能被當地官府發現之外,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便是:時間和船隻。

大唐天寶時期,官府統計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八九千萬,其實這個數字在甄乾眼裡還要增加四五成,後世有很多歷史學者考證,安史之亂之前,大唐的人口應該在一億二千萬左右。這個數字在今天看起來可能並不算多,可是考慮到大唐當時的生產力,這個數字就非常驚人了。

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婦不織或受之寒。

這是古代小農社會真實的寫照,人口的增加本身就對土地的需求更高,但這時大唐王朝已經走入了巔峰,土地兼併避不可免,相對而言,唐朝的工商經濟遠不如宋代發達,失去土地的流民不能進入工商業中,反而成為了社會的負擔和不安定因素。

流民出現,唐朝各州縣根本無力安置這些流民,只能讓這些流民四處乞討,很多因為生計變成了當地豪強家中的奴隸,然後這些豪強侵佔更多的土地,迫使更多的自耕農無地可種背井離鄉。

天災的出現成為了壓垮自耕農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些流民在大唐土地上四處流竄,有一些便被甄十暗中收攏起來,運到了嵊泗列島上。

各州縣官員非常懼怕流民的出現,對於流民的消失樂見其成,但如何將流民大規模的運往海外,一直以來都是甄乾無法迴避的難題。

唐代只是歷史上海運發展的初期,這個時代的船隻普遍偏小、偏慢,加上海上航路不暢,哪怕是一艘千石海船也只能運輸四五百人,從嵊泗列島到琉球群島的球美島,即使用千石的飛輪船也需要二十天的時間,往返一次就是至少二個月,一艘千石飛輪船一年能運輸二三千人就算不錯了,這其中還要考慮到海上風暴惡劣天氣等不能通航的因素在內,實際上困難要比這些還要多。

這就是為什麼甄乾否決了甄三十一開發基隆港的主要原因。

不能將大唐大量的流民運輸到海外,甄乾現在佔領更多的島嶼也是飛地,人是社會群居性動物,如果一地沒有幾千人口作為支援,發展不用說,就連站穩腳跟就不可能。

甄十的話讓甄乾開啟了另外一扇窗戶,甄乾擔心唐人太少,在移民中不能佔據主導地位,其實是擔心本地的土著影響同化的唐人。

甄十認為這點完全沒有必要,只要將本地的一部分土著遷移到其他島嶼上,打散本地土著以部落形態的生活方式,形成一個多民族混雜,以唐人為主導的島嶼,分化和孤立各個土著之間的聯絡,同時不斷的從大唐輸送人口,用不了幾年土著的人口就會低於唐人的數量……。

關鍵是這個方法可以馬上實施!

種子島和屋久島在短時間之內,甄乾也無法從大唐運來更多的唐人開墾土地,放在那裡浪費的確有些可惜了。

如果能從琉球群島運輸一些土著到大隅群島,再加入一些倭人和新羅人,同時派遣一批唐人教導土著種植莊稼,哪怕產量再低,也總比什麼都沒有產出要強上許多。

甄乾用欣賞的目光看著甄十,沒有想到甄十能想到這麼好,並且可行的計劃,“這個計劃是你想出來的?”

“不完全是!”甄十咧著嘴笑了笑,回頭看了看身邊的甄八十七道:“八十七提出的原始方案,在五峰列島的時候,和三十一交流了一下,又完善了一下這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