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大唐,甄乾是萬萬不敢將水晶玻璃拿出來的,這不是找死又是什麼?
後世常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要看放在什麼地方說,要是認為放之四海而皆準,那就真的傻逼了。
也許這些商賈還沒有意識到水晶玻璃其中巨大的利潤,卻無法阻止無數人貪婪之心,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的財產,自己表現的越突出,死的也就越快,沒有人會憐憫一個抱著金磚走夜路的孩子,只會說自不量力。
甄乾在海上遇難的訊息剛剛傳回大唐,便立即有無數人盯上了自己的產業,如果不是甄乾事先留有後手,現在恐怕已經是家破人亡了吧。這便是皇權之上的社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人遭災全族遭殃,甄乾從未將自己的性命交給別人,因為自己是自私的,活生生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主角光環這東西在小說裡才有,但在現實中不存在,甄乾自然活的小心翼翼,不願意去冒險。
甄乾將手招了招,立即有人抬過來一塊木板,木板上放著幾塊青白色水晶片,其實這種水晶片並不是和後世一樣純白色,而是裡面帶了一絲青色,這是原料中存在伴生礦的緣故,沒有中和掉裡面的雜質造成的。
不過這種帶著一些青色的水晶片在商賈眼裡反而顯得很正常,一個個眼巴巴的看著水晶片,等著甄乾開口報價。
“水晶片製造的難度甄某就不想多說了,甄某隻能在這裡告訴諸位,這是我在倭國救下一位奇人……”,甄乾故作玄虛,發現自己失言,急忙將話題打住,顧左右而言他道:“怎麼說能,甄某絕不藏私,知道諸位對水晶片感興趣,這種水晶片只能產自倭國,在其他地方絕對找不到,哈哈!”
商賈一個個伸長了脖子等著甄乾把話說完,見甄乾只說了一半,差點氣的要罵娘。
“甄某就明說了吧!諸位也看見了這座水晶房,也知道這種水晶片的用處,你們面前這塊長一尺,寬六寸的水晶片就是樣品,每塊價值一兩白銀,諸位需要多少可以直接訂購,不過第一批只有二十萬片……。”
“我要二萬片!”
“我也要二萬片!”
“不!我要五萬片!”
“二十萬片我全包了!”
“……”
一兩白銀買一塊水晶片,不管是在倭國還是大唐都不算貴,這裡面的利潤大的驚人。
一兩白銀在倭國只能換八百文,到了大唐立即便能換一千二百文到一千三百文。這個時期倭國的白銀開採量還不算大,到了宋明之後,倭國大量白銀礦被發現,倭國白銀和銅錢的兌換價跌倒了一兩白銀兌換五百文,而中原這時,因為經濟總量的提升,對白銀的需求旺盛,兌換價上升到一兩白銀兌換一千五百文,造成了倭國大量白銀進入中原地區。白銀奇缺的現象,一直到美洲白銀礦的發現,才得到了緩解。
一塊水晶片從倭國運回大唐,中間的利潤最少在三倍以上,就算是五倍、十倍也會有人買。
二十多名商賈立即打了雞血似的爭吵起來,有人將價格提升到了二兩白銀一塊,這種做法有些不恥,可是沒人說不對。
水晶片的成本不過才三十文,這還是現在因為工藝不熟練,造成次品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以後水晶片的價格能低於十文。這可是百倍的利潤,當然甄乾也可以將價格繼續提高,不過在甄乾看來,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自己看中的是水晶片巨大的需求量,不想在開始就扼殺旺盛的購買慾。
這就好比,福特製造汽車,別人賣上萬美元一輛,福特偏偏將汽車的價格降到了五千美元,甚至更低,看中的無非是汽車這塊龐大需求的市場。
後世人都明白的道理,甄乾如何能不懂呢?
可是這房間裡的商賈已經爭吵起來,二十萬塊水晶片,多嗎?不多,才一兩白銀一塊,這些人那一個手裡不是掌握著數十萬兩,乃至幾十萬兩,會在乎這點小錢嗎?
商機就在眼前,別人吃一口,自己就少吃一口,一開始有人還謹慎,準備看看其他人的反應,可是卻發現自己不動手的話,就要被別人全吞了。
算起來,這些商賈每一個人最少也是數萬塊吃進,一下子需求量就超過了六十萬塊,可甄乾現在拿出來的只有二十萬塊,註定會很多人買不到了。
“甄郎,我可是和你一起坐船來倭國的,大家都是在一起患過難的,也知道今天這件事情要讓甄郎難做,五萬塊!不全要……。”
“什麼?你要五萬塊,一口氣吞下四分之一,那剩下的水晶片,我全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