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前國遭遇了十年一遇的蝗災,後世滅蝗相對比較簡單,噴灑大量的殺蟲劑便可以滅殺大部分的蝗蟲,可是在古代,滅蝗便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如果沒有官府的主導,必然會演變成一場徹徹底底的災難。
古代想要徹底的滅蝗,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整個滅蝗的過程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主要是滅蝗和治蝗,按照當初甄乾的設想,如果藤原刷雄全力支援的話,肥前國應該能在蝗災爆發之前,消滅六成以上的蝗蟲,接下來便是滅蝗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救災重建。
救災重建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千難萬難,這裡面不僅需要官府,也需要整個社會各方面的支援。
人都是自私的,誰都不願意白白的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救濟別人,即便是到了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也不是任何人都願意幫助別人。
天災往往伴隨著人禍,藤原刷雄不願意為了糧食得罪了糧商,就只能讓百姓受苦了。
在滅蝗的事情上,藤原刷雄同樣對甄乾報以忌憚和憂心,從心裡對所謂的滅蝗計劃不信任,更不願意讓甄乾主導滅蝗的事情,被甄乾趁機要挾,失去了最佳的滅蝗時機。
等到藤原刷雄在吉備真備的提醒之下,萬般不情願的讓甄乾主持滅蝗救災,卻派人監視甄乾,在發現救災過程中有天大的好處時,毫不猶豫的將甄乾一腳踢開,只讓甄乾負責提供救濟糧的工作。
對此甄乾表面上沒有絲毫的怨言,回到佐賀鎮為藤原刷雄籌集了近二十萬石的救濟糧。
藤原刷雄想得到這批救濟糧自然不能空手套白狼,甄乾輕鬆的從藤原刷雄手裡拿到了後世最著名的佐賀金礦,這是一個長十幾裡,寬約一里的谷地,位於佐賀和長崎鎮之間,金礦深度非常淺,產量是甄乾手裡風鳴山金礦的十倍以上。
從後世的角度來看,倭國金礦的蘊藏量並不算豐富,黃金儲量只佔全世界的二十分之一,可是倭國的金礦有一個讓所有人瘋狂的特點,那就是金礦大都是不是在很深的地下,有些還是露天礦,在開採技術不發達的古代,這簡直就是在地上撿金子。
藤原刷雄手裡實在拿不出能讓甄乾心動的東西,好在甄乾對礦場之外的東西也不敢興趣,在藤原刷雄看來,甄乾不可能把金礦搬回大唐,說是給甄乾其實不過是讓甄乾幫自己開礦而已,雙方一拍即合。
佐賀鎮金礦一年最少能產上萬兩黃金,在大唐足夠購買幾十萬糧食了,兩人在心裡都有各自的盤算,藤原刷雄一分錢不花得到了二十萬石救濟糧,甄乾還要出錢出力幫自己在肥前國建設一座金礦,這筆生意太划算了。
如今佐賀鎮早已經十室九空,蝗災之前,佐賀鎮在甄乾的刻意引導下,用蝗蟲換糧食的方法滅殺了佐賀鎮境內大量的蝗蟲,整個肥前國也只有佐賀鎮在蝗災中損失最小。
可是整個肥前國遭災,佐賀鎮又如何能獨善其身,一場災民的洗劫讓本來還算不錯的佐賀鎮,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變成了白地,幾萬名佐賀鎮百姓變成了赤貧。
如果說蝗災之前是天威難測的話,那麼蝗災之後便是人間慘劇了。
遭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時的救災。
肥前國因為製作了很多的救濟糧,藤原刷雄又在甄乾暗中推動下,撲買了很多的山林湖泊和礦場,大量的災民為了能得到一口飯,不惜進入暗無天日的礦井中開採,再加上甄乾率先拿出一筆錢資助災民,藤原刷雄也跟著給每一戶肥前國災民五百文貸款,發放了許多種子,算是面前穩定住了肥前國糜爛的局勢。
可是肥前國周邊的令律國就沒有這樣好的待遇了,大量的周邊災民湧入了肥前國,藤原刷雄一開始還對這些災民有些排斥,在邊境上阻攔災民進入肥前國。
甄乾給藤原刷雄去了一封信,表示這些災民對肥前國並非有害無益,應該趁著大災之年收攏災民,甚至表示自己會在佐賀鎮安置五萬災民,一下子藤原刷雄動心了。
藤原刷雄不是不知道災民進入肥前國好處,只是擔心這些災民會在肥前國滋事,既然甄乾願意收留這些災民,吉備真備大手一揮將近十萬的災民收留下來,其中一部分安置在荒廢的土地上,剩下的在官府的監視下送給了甄乾安置。
得到這些災民後,甄乾迅速的開始了災後的重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佐賀鎮周圍不缺山林、不缺大海湖泊,雖然表面上糧食緊張,可是趁著冬季來臨之前,種植一些蔬菜、採集一些山貨和捕撈一些魚蝦還是沒有問題的。
好在這年頭的百姓要求實在不高,一家人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