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前國松浦城醉仙樓後院中。
“哈哈!這次多虧木兄弟在一旁鼎立相助,這份情王某記下了,來!我們倆進爵爺一杯?”
“王兄、木兄太客氣了,應該是我感謝兩位才是,今日如果沒有王兄在臺上的一番作為,撲買會也不會如此成功,比我們預期的足足高出了十幾萬貫,也算是彌補了這次不小的損失?”
“甄某還要感謝這位來至渤海國的木兄,要不是木兄幫忙在中間抬價,恐怕價格也不會達到預期,來!我敬二位一杯!”
說話之人正是甄乾,被稱為王兄的人名叫王冠啟,是這次撲買會的主持人,也是這次來倭國的海商之一,之前甄乾和王冠啟並無什麼交集,甄乾也就認識和自己同坐一條船的幾名海商,而王冠啟正是當初風暴之後,甄乾在海邊出手救下來的海商。
矮矮胖胖的王冠啟在人群中並不起眼,可是當有人和甄乾介紹王冠啟時,卻把甄乾嚇了一大跳。
王冠啟名聲不顯,可是他的父親王元寶卻是名滿大唐,被許多人稱為大唐首富,據說家中的財產富可敵國。
王元寶有一段神奇的發跡史,開元間,有長安販夫王二狗者,嘗往返淄郡販絲,微利也。一日,孤館遇盜,財物盡失。二狗嘆曰:天不助我。遂懸樑欲自盡。冥冥中見一老者,錦衣玉帶,頭戴朝冠,身穿紅袍,白臉長鬚,溫文爾雅,左手持“如意”,右手託“元寶”,高祖賜封財帛星君李相公是也。星君曰:“爾當大富貴,豈可輕生!不聞淄州出琉璃乎?”又舍元寶一枚,乃去。二狗遂販琉璃,成長安首富。又感念星君所賜,易名元寶。
在唐代,琉璃仍然是非常稀有的建築裝飾材料,唐懿宗年間中進士的王棨曾奉旨寫過一篇《琉璃窗賦》,因為字數太長,這裡省略一千字!
有一次,李隆基嘗召王元寶,問其傢俬多少。對曰:“臣請以一縑系陛下南山一樹,南山樹盡,臣縑未窮。”
王元寶收藏有一柄皮扇子,製作甚佳。每暑月宴客,即以此扇子置於座前,使新水灑之,則颯然風生,巡酒之間,客有寒色,遂命撤去。李隆基聽聞就派宦官去取來看,愛後而不受,便曰:“此龍皮扇子也!”便不再還給王元寶。
據傳王元寶的住房極為奢華。他家的房子以金銀疊為屋壁,宅中的禮賢室以沉檀為軒檻,以碔砆甃地面,以錦文石為柱礎,並把銅錢當地板磚,鋪在後花園的小徑上,稱這樣可以防滑,顯示自己的財富。
但同時王元寶又樂善好施,每年大雪之際,他都會讓僕人到巷子裡掃雪,並拿出餐具酒炙,為來往之人作驅寒之用。此外,王元寶常常延約四方名士,朝之名寮,往往出於門下。每年的科舉考試之前,眾多士子都會受到王元寶的款待。也正是如此,王元寶最後才得以善終。
可是好景不長,萬元寶的兒子在家產的爭奪上差一點打起來,好在家族中還有幾個明白人,在調解之下算是最後沒有對薄公堂,可是恩怨已經結下了,幾個兒子各奔東西,王冠啟便是這時候來到了淮南,專做新羅國、渤海國和倭國三國的生意,這些年也積攢下來了不少家財。
在王冠啟對面坐的是一名腰間裹著熊皮的壯漢,身高有一米八,虎背熊腰,鬢角各處的鬍鬚一根根如同鋼針插在他那輪廓分明的臉上,和一臉憨厚的商賈形象格格不入,此人卻是王冠啟最好的生意合作伙伴,名叫木智蒙,是一名來至渤海國的商賈,正是他將不少貨物的價格暗中抬了上去。
“這些是兩位的酬勞!”甄乾放下酒杯,從身旁取過兩個木盒,裡面放著上百枚的金幣。
王冠啟笑眯眯的把木盒收下,木智蒙卻沒有去拿木盒,而是看著甄乾,開門見山道:“多謝了!不過我不想要這些金幣,想從爵爺這裡購買一些香水、香皂和琉璃等物,不知如何?”
“哦!”甄乾扭頭看了王冠啟一眼,和木智蒙交往了兩次,知道此人是直腸子,心裡藏不住話,便道:“不知木兄準備購買多少?”
木智蒙伸出一隻手正反晃了一下道:“十萬貫,不過我沒有這麼多錢,這是我手上貨物的清單和價格,爵爺先瞧一下,看看有沒有需要的東西?”
甄乾笑了笑,心裡其實對渤海國的珍珠、毛皮、藥材等並不感興趣,這些東西固然帶回大唐能價值不菲,可是不是自己急需的。可是當目光掃過清單上的貨物時,還是愣了一下,光是看清單上的貨物價值就不下二十多萬貫,這就不是一個小商賈可以擁有的了。
還真是財大氣粗,開出的價格都不算高,可見木智蒙和甄乾做生意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