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5章 貨幣武器

“別想了!”老者一臉鄙夷道:“島上大部分商品都是計劃供應的,成人一月四十斤糧食,十二歲以下糧食減半供應,想要多買一斤糧食都不要去想……,嘿嘿!”

顧亮快氣瘋了,又是計劃供應,自己發現只要是能賺錢的生意,都會被人告知是計劃供應,這……這還怎麼做生意啊!

“好吧!”顧亮是徹底無語了,這樣的地方還是第一次見到,只能說是奇葩了。

搞明白了島上貨幣是怎麼一回事,顧亮再次讓僕役兌換一些花花綠綠的鈔票,拿在手裡不是一個滋味,這種錢只能在島上使用,而且明顯被宰了一刀,二千六百分的書籍立即變成了十幾貫,這個價格並不比大唐便宜多少,可自己還是咬牙買下來了。

接著顧亮帶著僕役在商業區裡又逛了幾間商鋪,對五峰列島瞭解的更多,隨著看到更多的商品,在心驚的同時,對五峰列島的印象也越發的深刻起來。

這裡的確是一個奇特的地方,這種奇特可不是表現在距離上的遠近,哪怕是自己南下去佔婆國和真臘國,甚至是新羅國、倭國和渤海國這些地方,因為大唐對周邊國家影響的原因,唐商在這些地方並沒有感到有什麼不適應。

可是在這裡,顧亮雖然也同樣看到了唐人,卻有一種疏遠和陌生感,這種感覺不是來至語言,而是這裡的生活和制度。

顧亮甚至已經看出,那個書店的掌櫃根本就不認識字,因為以前長期很少接觸貨幣的原因,說話間經常把文貫和元分搞錯,這就是一個文盲,竟然也能成為一家書店的掌櫃,這在大唐根本就不可能。

像書店掌櫃這樣的人,顧亮在商業區裡遇到不少,如果一個也就罷了,多了就說明這裡的文化水平很低。

但如果有人想騙他們也不容易,這些人就是一根筋,顧亮試探著許以重利,結果這些人嚇的要死,聲言要去報官,將顧亮搞的苦笑不得。

在商業區裡轉了一圈,顧亮始終都沒有弄明白,為什麼這裡貨幣的兌換比例如此奇怪,好像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難道是不想讓島上的百姓與外界交流?

顧亮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維已經陷入了誤區,不過這也不能怪顧亮,哪怕顧亮再聰明也不可能知道後世的經濟學。

本來顧亮能透過這件事情觸控到經濟學的門檻,可惜因為燈下黑失之交臂,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有所明悟。

五峰列島的貨幣兌換率只不過更加具體明顯而已,顧亮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也或者因為習慣成自然,卻沒有意識到就在五峰列島旁邊的倭國,金銀兌換銅錢的比例與大唐之間的差別,只要在倭國經商的唐商,就每一個不利用倭國金銀和大唐銅錢的兌換比例謀利的,可是所有的商賈都在這樣做,反而下意識的認為這很正常。

卻不知道,在商賈眼裡非常正常的事情,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

甄乾自然可以繼續採用文和貫的貨幣單位,將五峰列島的貨幣兌換比例和大唐持平,可這樣做對五峰列島根本沒有一點好處。

首先倭國是一個金銀豐富的國家,壓低金銀和銅錢的兌換比例看似有些吃虧,可以獲得來至大唐豐富的貨物輸入,對於倭國的經濟造成不了多大的衝擊,反而有助於提升倭國的經濟水平。

可五峰列島則完全不同,首先五峰列島沒有豐富的金銀礦場,兌換比例如果按照倭國標準,在和唐商中的貿易必然吃虧。

但要是以大唐的兌換比例作為標準,五峰列島的經濟實力有不足,反而容易造成大量的倭國金銀流入五峰列島,過多的金銀流入可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五峰列島如今經濟實力薄弱的時候,會造成通貨膨脹物價飛漲,那時候甄乾不可能抱著成堆的金銀過日子吧!

五峰列島註定不可能採用倭國和大唐任何一個貨幣方式,那麼就只能自己設計一個新的且行之有效的經濟環境。

甄乾想到了後世美國對中國的貨幣、經濟和金融環境模式。

要想在貿易中立於不敗之地,就不能繼續採用大唐的文和貫貨幣單位,元和分自然而然就誕生了,這對於甄乾來說跟平時喝水一樣簡單。

貨幣的兌換率和某國的經濟歷史和貨幣政策有關,和經濟實力無關。

甄乾可以將五峰列島兌換比例設定為一比六,也可以設定為一比十,這都沒什麼意義,正在的目的是保護五峰列島的經濟和對外貿易。

說到底,是一比六也好,是一比十也罷,或者是一比一百,對於生活在五峰列島上的百姓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