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泳三感覺自己這次被海盜抓住,好像並不是一件壞事,海盜是什麼,不就是做無本買賣,要是能和海盜搭上關係,錢豈不是嘩嘩的流淌。
當下金泳三立即修書一封,並沒有說自己被海盜俘虜,同時也把甄乾說成了海商,最後還生怕家族不信,幾乎是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家族用最高最隆重的禮儀接待這些海商,無條件的滿足這些海商一切的條件。
對於金泳三的態度,甄乾非常的滿意,把金泳三從牢房裡拎出來,安排了一處獨門獨院,還把金泳三幾個家生子還給他,除了行動受到監視之外,待遇形同做客的貴賓。
把金泳三趕走,甄乾對孔倪道:“孔先生此次去新羅國,不光是救出王成家眷這麼簡單,這條商路同樣重要,對於今後五峰列島的發展很有幫助,另外,多和新羅國官員打好關係,建立我們自己的勢力,在新羅國站穩腳跟,會對我們有莫大的好處。”
“屬下明白!”
五峰列島想要發展,短時間之內離不開倭國和新羅國,至於大唐,距離太遠,除了人口之外,根本談不上多大的助力,這也是今後幾年之內,五峰列島對外的政策。
三人又將計劃梳理了一遍,發現沒什麼問題,安排三艘普通的船隻交給孔倪,甄九暗中護送孔倪前往新羅國,避開正在交戰的海域,商定好返航時間和接應的路線,這才分頭準備。
轉到了元宵節,距離王成被俘已經過去了七天,金泳三第一封戰報送回了平戶島新羅國前鋒水師大營,信裡自然是說金泳三如何勇敢,如何幸苦,在五峰列島周圍的確發現了幾股海盜,見到新羅國水師之後望風而逃,在追擊過程中,擊沉了幾艘海盜船,正尾隨著海盜,準備痛打落水狗云云!
看完金泳三的戰報,甄乾都感覺金泳三的形象高大起來,完全就是智慧和勇敢的化身,這樣的將領如果不能得到重用,簡直是沒天理了。
這段時間裡,新羅國前鋒水師再也沒有派出第三支艦隊,根據從遠處對平戶島上的新羅軍觀察,同樣沒發現有軍隊調動的跡象,至少可以說明,新羅軍還沒對五峰列島產生懷疑。
五峰列島上上下下都沉浸在元宵節一片歡樂的喜悅中,這是五峰列島第一個新年節日,也是很多人在五峰列島過的第一個節日,尤其是很多從大唐或者倭國來的流民,再經歷了一段平靜日子後,對於未來美好生活更加渴望起來。
其實百姓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一天二餐能吃頓飽飯,也不會奢望綾羅綢緞,更不會幻想錦衣玉食、深宅大院、妻妾成群,這種人下人的感受對於物資的需求並不強烈,只可惜統治者連這些都無法滿足他們。
五峰列島並沒有因為新羅國和倭國之間的戰爭,也沒有因為二次受到新羅國水師的進攻,停止舉辦五峰列島第一次燈展。
元宵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在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至於為什麼要在元宵節這幾天賞燈,還有一個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訊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當然,關於元宵節和元宵節賞燈的故事和傳說還有很多,真真假假難以贅述!
在這天晚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