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行看問題難免有些淺顯了,不過也不能怪他,畢竟每一個站的角度不同,看問題的方式也不同,要是那一天他和自己一樣能把這些事情看透,自己估計就要把王天行一腳踹到天涯海角了。
不是甄乾卑鄙,自己不是聖母,也不是衛道士,甚至在前世還有小市民的心態,什麼國家大事關自己毛線。
可是正因為屁股下的位置不一樣了,那些士族當真是善男信女,有人要是動了士族特權,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結果。皇權為什麼會打壓士族,還不是因為擔心士族的勢力日益壯大,會影響皇權嗎?
“只要東南四大士族一天沒有返回大唐,對他們的監視就一天不能鬆懈!”
十三艘八百石海船,每艘船上最少有二百多人,整個船隊就是二三千人。
這些人中大多數沒什麼戰鬥力,也多是一些水手和漿手,但總會有幾百人的家丁護院,這些人的破壞力如果敢掉以輕心的話,那就是五峰列島一年來的建設回到解放前。
甄乾有些苦悶,後世人口大爆炸,地球上就少有沒有人居住的地方,還搞出一個滅絕人性的計劃生育法,不讓人多生孩子,現在大唐鼓勵生育,人口也就八九千萬,很多地方連鬼影子都看不見一個。
後世不少國家,其中俄羅斯為了人口增長想了許多辦法,生孩子越多,國家補貼的越多,還能獎勵一個英雄母親的稱號。
五峰列島上同樣鼓勵生育,也把後世的辦法拿出來了,先是六年沒費教育,接著生一個孩子每年獎勵一貫錢,一直獎勵到十六歲,如果女子生第三個孩子,還能得到一大筆生育補貼。
甚至等醫院出現後,醫院包攬下生孩子的事情,真正做到讓女子想生孩子、放心生孩子,撫養孩子無後顧之憂。
甄乾想在五峰列島站穩腳跟,最後靠的不是移民,也不是唐人,而是土生土長在這裡的島民。不過那應該是十幾年之後的事情了。
當然能享受這樣待遇的人家必須是島上第一等公民。
要想得到第一等公民的待遇很簡單,那就是夫妻一方必須是漢家血統才行,必須接受漢家教育,遵守漢家的習俗,如果是倭人、新羅人……是不可能享受這樣待遇的。
島上的漢家子非常吃香,因為不僅是能夠得到島上第一等公民的待遇,而且在住房、土地、教育、醫療、稅收等等,都優先向漢家子傾斜,這就造成了有漢家血脈的百姓高人一等的局面,甄乾這樣做自然會讓一些倭人、新羅人心裡不滿,但不滿歸不滿,卻也只能捏著鼻子預設。
甄乾雖然不喜歡奴隸制度,卻把整個島上的百姓分成了一二三等,第三等最低,這些人大多數來至倭國的災民,不過甄乾也給他們一個改變身份上升的通道。
如果來至倭國、新羅國,甚至是渤海國之人,他們人中有才華、有手藝,或者有奇思妙想的話,再或者立有軍功,便能獲得第二等公民的待遇。
這種種族歧視進展的非常順利,順利的有些不像話,唐人自不必說,本來在倭人等這些外國人面前就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上朝天國來的人自然是一等一的貴人,和後世的崇洋媚外一樣,這個年頭流行的是崇拜唐人。
甄乾把倭女、新羅女嫁給唐人時,那些女人比後世開著寶馬還要興奮,這讓甄乾徹底的無語了。
難怪後世各國都有唐人街了。
甄乾把王天行打發走,坐在書桌前攤開一張紙,手裡拿著一根用炭黑製作的鉛筆,準備將腦海裡一些後世的知識記錄下來。
來大唐已經快三年了,腦海裡對於後世那段記憶也越來越模糊,沒有了電腦,沒有了網路,想再獲得新知識已經是不可能了,不僅如此,因為接觸大唐這個時代越久,腦海裡對於前世的知識也變得生澀起來,這主要是因為沒有交流使用的原因。
可這些後世的知識能跟誰交流,好像除了甄三能稍微的理解一些之外,甄乾說給別人聽後,下一秒就會被人當成失心瘋綁起來。
後世的知識才是甄乾最寶貴的財富,自己可不能真的在這個時代迷失自我。
正在紙上繪製腳踏車圖紙時,書房外傳來敲門聲,書房內一名侍女開啟房門,低聲稱呼一聲:王大管事來了。
王倫端著一個木盤走了進來,木盤裡放著一團雪白色的絲絮,和後世的非常相似,見甄乾正在紙上寫寫畫畫著什麼,便直接將木盤放到了書桌上。
“這不是棉花嗎?”
甄乾抬頭一眼,立即認出來木盤裡之物,疑惑的看著王倫,不知道王倫把棉花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