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唐、五代、宋都稱有窯之地是在吉州境內,所以窯也就稱為吉州窯。

吉州窯以杯、碗、缸、壺、爐等為多,在紋飾上有剔花、印花、彩繪等,也有剪紙和堆塑,還有直接用木葉標本貼在坯體上的,這種方法是入窯燒製後其紋飾被永久燒製在瓷器上。這是吉州窯最早發明的,葉脈紋路清晰、自然。在繪畫上蟲、草、魚、獸、簡筆山水也常見,周邊常畫回紋。胎質不一致,有粗的缸胎,有醬紫色的缸色釉胎,有米黃色和淡青色的胎,所以不能以哪一種胎作為唯一標準認對錯,但從紋路、釉質淺淡為真上可以看出其神韻,從仿品呆滯上看出差異。

83。吉州窯瓷胎紋飾鑑別

吉州胎白無妝土,地褐釉褐胎白土。

紋飾明顯時代晚,畫顯呆板胎實主。

吉州胎實聲也悶,假品胎聲脆為主。

註解

吉州窯胎比磁州窯的白,所以不用化妝土,但白中顯褐色,底足顯白褐色,紋飾時代感明顯要比磁州窯晚,畫風呆板,胎比磁州窯的瓷質堅實。

84。吉州窯創用剪紙貼花和覆燒

吉州窯創剪紙花,可用吹釉拓片壓。 鷓鴣斑花兔毫紋,創出覆燒白瓷花。

註解

江西吉安縣的吉州窯首先創用剪紙貼花燒成紋飾,首創燒出鷓鴣斑釉花,兔毫紋飾,創用了覆燒法,使一次性入窯數量增大,產量提高。剪紙貼花覆燒、鷓鴣斑紅釉面、兔毫釉面為三大創燒。

剪紙的方法可以用吹釉和拓釉進行瓷器的施釉,這種方法比手工繪畫要快,而且紋飾統一性好,圖片一致性強,在當時這種方法是先進的,它和覆燒法一樣都對提高生產率起到了作用。 。。

德化窯

德化窯在福建德化縣,創燒在宋代,以燒青白釉瓷為主,德化窯在發展中是有著光輝業績的,在宋代以碗、盒、瓶、爵、杯、洗為主。也燒出大量的多邊形瓷器,如:瓜稜、八角、方圓、出沿、帶環耳等。

由於胎質用料好,可塑性強,在明清階段德化窯大量塑出人物瓷,如:觀音像、達摩、羅漢等。人物塑造的表情真實、動作健美、衣著有其時代特點,肢體準確,衣著線條細膩而到位,以觀音和仕女為多,神態肢體優美,所以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