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探險家拍下的照片裡看到那足有一人長的大魚;還有野豬、馬鹿、雪豹、塔里木免、新疆野馬等等。這裡不再是動物的天堂,也不是人類的家園。
近百年來,羅布泊因來水斷絕,漸趨縮小,直至乾涸。如此巨大的變遷足以使繁榮的人類文明跌落於黃沙,更不用說是一種動物——老虎了。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新疆虎走向滅絕是必然的命運。
現在人們只能從西方探險家的筆記裡瞭解新疆虎的習性了:它們在穿過蘆葦叢時,會把頭低下像蛇一樣爬行;它們走路時非常的小心,絕不會踩斷蘆葦或樹枝發出響聲;它們會模仿雄馬鹿呼喚雌馬鹿的聲音,來誘捕機敏的馬鹿;它們在春天時產仔,一般生2到4只,有時候母虎會自己吃掉一兩隻,可能是為了使健康的小虎更好地活……■
科學家們把羅布泊稱作地球上的“幹極”,比如南極北極,青藏高原之“高極”一樣。羅布泊成了亞洲中部最為乾旱的地方。地表的水分被強大的蒸發力吸走,變得愈來愈幹,愈來愈硬,湖盆中的鹽殼也被曬得翻卷起來,一如剛剛深犁過的耕地。以現在的羅布泊境況,說這裡曾經出沒著老虎的話,無異於痴人說夢。然而這裡確實曾有虎。
普爾熱瓦爾斯基或許是最早在羅布泊試圖尋找新疆虎的探險家,這個臨死還要穿上野外考察衣服並在墓碑上寫上“旅行家普爾熱瓦爾斯基”的俄國軍人,一直期望捕獲一隻新疆虎並把它們製成標本。但他在和新疆虎的鬥智中徹底失敗了,只能給世界帶去新疆虎的口信。
1934年,斯文·赫定再次來到塔里木時,再也沒有見到過獸王的一絲痕跡。他首先作出了新疆老虎已經絕跡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