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對於他的心理世界的探尋。這部傳記的出版,或許能讓大家離甘地更近一些。而其對於當下中國的一些問題,毫無疑問有著非同尋常的啟發。
《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2》
楊天石 著
華文出版社
此書是繼《蔣介石日記解讀1》之後,楊天石的瀝血之作,書中揭示了很多〃真相〃,例如:〃不抵抗主義〃的口號並非出自蔣介石,而是另有其人;美國三次打算原子彈轟炸中國大陸,幫蔣光復民國,都被其拒絕;在毛澤東《論持久戰》之前,蔣介石早就有了〃持久戰〃的思想;共產國際打算扣留蔣經國,以此要脅蔣介石,蔣寧願絕後,也不為所動。
《失去的機會?》
抗戰前後國共談判實錄
楊奎松 著
新星出版社
作者歷經數年,蒐集整理了兩黨在抗戰前後十多年間談判的草案、提案和談話錄,以及在各時段開具的條件;直接或間接引證了各種涉及談判問題的來往信件、電報、報告、情報及會議記錄等材料;解密解析了“‘收編’與‘改編’”“‘合併’與‘跨黨’”“新四軍問題交涉”“蔣毛會面之流變”“馬歇爾調處的成與敗”“打亦談來談亦打”“南京代表團的困境”等一系列談判的核心問題;真實再現了在雲譎波詭形勢下,國共兩黨談判的曲折過程和歷史真相。
《百年孤影》
羽戈 著
東方出版社
在羽戈筆下,近世人物絕非冷若冰霜的待解剖物,而是活色生香的有機生命。儘管作者的歷史敘事秉持一種中立、冷靜的風格,在此背後,卻處處可見書寫的激情、熱切、虔誠。依循作者的指引,我們得以看見:張佩綸與李鴻章女兒的結縭純屬政治婚姻;譚嗣同過於操切的性情是導致戊戌變法失敗的一大要因;1900年前後的梁啟超曾經在改革與革命兩大陣營之間徘徊不定;楊度一生糾結於帝王術與憲政夢的致命衝突,其晚年入黨屬於政治投機主義;袁世凱最大的罪孽不在稱帝,而是此前對憲法的僭越;吳經熊受困於法律與信仰之爭,過早終結了法律生涯……這一幕幕歷史劇,似傳奇,似史詩,一演就是百年。再回首,只餘一片孤影。
《顧準文集(增訂珍藏本)》
顧準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顧準在“*”中寫成的《希臘城邦制度》、《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等著作,大量的筆記與文稿中提出的“娜拉出走以後怎樣”的問題,以及對直接*、議會*制、史官文化、資本主義萌芽的分析,對改革時期的社會思潮產生了重大影響。有論者認為,在那個*年代,顧準是中國知識子獨立精神的火種,是我們迄今為止無法不面對的一座山峰。
簫聲劍影:劉緒貽口述自傳(一)(4)
本書是在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顧準文集》的基礎上,經過顧準胞弟陳敏之、作家羅銀勝的修訂增補而成,結構更顯完整,內容更豐富翔實。
《足球往事》
那些陽光與陰影下的美麗與憂傷
(烏拉圭)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著;張俊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書是一次足球的美麗追憶之旅,回顧了往昔的精彩比賽和球星球隊,以及一個個瑣細描畫的進球場景,如數家珍一般,讓人著迷。作者是烏拉圭記者、作家和小說家,曾流亡12年並被列入阿根廷軍事政權的*,著有《火的記憶》(1986)和《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1971)等名作。他是一位資深球迷,堅持足球作為一項體育運動所應擁有的娛樂特質,對足球的魅力有富有感染力的描述;反對足球職業化和商業化,惋惜這一張揚個性播撒快樂的遊戲日漸淪為機械的程式化的商業現象。
《舊書重溫憶華年》
(美) 法迪曼 著;楊傳緯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當我們再次重讀時,一書還是同一本書嗎?讀者是同一個讀者嗎?這部散文集裡17位作家一致回答:不會的。法迪曼選的作家包括:Sven Birkerts、Allegra Goodman、Vivian Gornick、Patricia Hampl、Philip Lopate、Luc Sante等人,他們關注的文學主題範圍從《傲慢與偏見》到植物性藥材的田野指南。每個人選一本書、一個故事或一首詩,從而觸動他們青春敏感的心絃,重溫舊夢,看它在這間歇中如何改變。(當然真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