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郡這邊,估計還要五日左右,才會收割完畢。”
“時間上,還來得及。”
“鉅鹿太守張燕的兵馬,暫時沒有動靜。”
“不過聽說已經有調令,傳達了過去。”
“想來,應該用不了幾日,他們就會有所行動了。”
趙風沉吟了一下:“既然幾日內,張燕的大軍就會有所行動。”
“我們也應該分派大軍,去各地駐守了。”
“免得出現亂子。”
“要知道,於夫羅,可是隨時會從上黨郡進入太原郡,然後借道返回河西郡的。”
“我們要是沒有大軍震懾他們。”
“我想於夫羅也不會介意,趁機劫掠太原郡一把。”
“現在各地都剛剛收割完畢,整整兩個季節的糧食都囤積在一起。”
“以匈奴人的心性,就算於夫羅暫時不想這麼做,他手下的那些匈奴兵,也不會介意來這麼一次的。”
田豐思索良久:“雖然我們不清楚於夫羅具體有多少兵馬。”
“但根據匈奴人的一般情況,於夫羅的兵馬會在三萬騎兵到五萬騎兵之間。”
“我們現在總共也就五萬餘兵馬。”
“對於匈奴人的騎兵來說,根本沒什麼威懾力。”
“不如讓張燕的十幾萬大軍,在停留幾日?”
“等於夫羅離開太原郡後,在讓他們回鉅鹿郡?”
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提議(三更!!!)
趙風點了點頭:“準確來說。”
“我們現在是五萬兩千五百餘大軍。”
“其中騎兵只有一萬兩千騎。”
“對於匈奴騎兵來說,確實沒什麼威懾力。”
“就算於夫羅只有三萬匈奴騎兵,打不過,也可以撤走。”
“而且步兵對騎兵,我們也沒什麼勝率。”
“但即便是讓張燕的黑山軍留下來,也沒什麼用。”
“一來,我們不可能為了應付匈奴幾萬兵馬,就拉出二十萬大軍來吧。”
“這麼多兵馬,根本施展不開。”
“二來,這也太抬舉匈奴人了。”
“還沒交戰,我們自己就先弱了士氣!”
田豐沉吟了一下:“《孫子兵法》中的《謀攻篇》有云。”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主公,我們或許應該換個思路,來思考問題。”
趙風點了點頭:“那我們是伐謀?還是伐交?”
田豐笑道:“伐交!”
“於夫羅被賜封為單于,他現在肯定是,急著回去當他的單于。”
“一日不即單于位,他一日就不會心安。”
“免得遲則生變。”
趙風皺眉道:“難道不理他?”
“我想於夫羅也不會介意,先劫掠我們一番,然後宣傳他的威望。”
“他攜帶得勝之師回去,肯定會更容易繼任單于位的!”
田豐提醒道:“但於夫羅也可能會損兵折將。”
“他賭不起。”
“只要這次一敗,他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