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光立功,不升官,會降低武將的積極性。
畢竟武將是靠戰場立功,立了功自然需要升官。
而文官,更多都是積累小功勞,來獲得升遷的機會。
通俗一點,就是熬資歷。
趙風看完,直接簡要的跟魯肅說了一遍。
然後詢問道:“子敬以為如何?”
魯肅沉吟了一會:“其他將領,都還好說。”
“就是瞿澤、楊經等人,不太好安排。”
“如果主公透過變法,新立某將軍職位,讓這二人來擔任。”
“那麼主公最高階的兩位將軍,就是瞿澤與楊經了。”
瞿澤、楊經,不但經歷了冀州之戰,也經歷了河內郡之戰。
另外楊經還隨趙風去了一趟徐州。
哪怕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所以這二人,是必然要升官的。
以前還有張遼、王平等人,都是偏將,可以與他們抗衡一下。
但現在,如果他們二人成為最高階的兩位將軍,那麼趙風以後在內部方面,隱患就太大了。
要知道,趙風就是擔心這事,所以才把毛嘉,派給呂布去了。
王平參加了河內郡之戰,就算勉強升官,但也不能與這幾人去抗衡。
而張遼,一直是駐守在茲氏,以防備南匈奴。
雖然也算有功,但還沒達到要升官的程度。
如果把趙風的內政,當成是一個小國家。
就相當於把大將軍、車騎將軍的職務,都交給了瞿澤與楊經。
而其餘將領,只是前、後、左、右將軍。
官職上差了一個級別。
拋開忠心這個問題不說。
如果派遣他們領兵在外作戰,自然是以職務高的為統帥。
以瞿澤、楊經的能力,顯然不足以勝任。
明明可以,讓張遼等人統帥,獲取大勝。
卻偏偏需要讓瞿澤、楊經等人統帥,然後獲取小勝,甚至是敗仗。
那趙風前面的安排,豈不是都白搭了。
別看帶兵投靠過來,當時很舒心,兵力大漲。
但這也算是,帶兵投靠過來的隱患之一。
而這個問題,一但沒有處理好,那麼瞿澤與楊經,必然會生出反心。
要知道,現在張燕可是佔據了整個青州。
就算張燕對趙風,還心存感激之情,但張燕的那些麾下呢?
他們肯定會派人,來聯絡瞿澤、楊經、毛嘉等人。
只要談好以後。
或許張燕就會派兵攻入冀州。
然後讓他們臨陣反戈。
到時候,冀州歸屬於誰,那就不好說了。
要知道,張燕的優勢,就是兵多。
當然,劣勢也很明顯,就是缺糧。
不過張燕佔據了青州,雖然依舊缺糧。
但也沒有之前那麼緊缺了。
何況,明年冀州蝗災以成定局。
趙風需要耗費大量的糧食,來安撫冀州百姓。
此消彼長之下。
難道張燕會看不到,這是天賜良機嗎?
好在兗州方面,現在還在亂戰。
而且同樣經歷了蝗災。
不然,曹操肯定也會對冀州敢興趣的。
趙風沉吟良久:“傳令田豐。”
“把各位將領的軍功,全部歸納起來。”
“年底來一次升官盛宴吧。”
“另外,新立的將軍職務,到底應該叫什麼,也需要想個名字。”
“至於具體該如何任命,子敬也去好好想一想。”
魯肅對趙風行了一揖:“喏!”
說完,轉身便退出了中軍大帳。
對於將軍職務名稱,趙風倒是不太在意。
就算不是統一型別的將軍稱號,那也可以用雜號將軍的稱號。
只是雜號將軍需要的稱號太多。
好處就是,可以有效避免瞿澤、楊經等人獨大。
畢竟每一個稱號將軍,自然會有相應的職權。
而這個職權,則是趙風說了算。
比張遼是在茲氏鎮守,以抵禦南匈奴,那就可以,以此為職權,設定一個稱號將軍。
然後瞿澤、楊經,也同樣是雜號將軍。
相對來說,這些人都是雜號將軍,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