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根本不會管。”
“想要減免賦稅,那是不可能的!”
趙風沉吟了一下:“春播之時。”
“我以個人名義,向中山國內的世家豪強,籌集了不少錢糧。”
“這些錢糧,都是用來安置流民。”
“不如,王爺也用自己的名義,向中山國的世家豪強去籌集吧!”
長史搖了搖頭:“此事不妥!”
“怎麼能用王爺的名義去籌集呢?”
“不如,繼續以趙國相的名義去籌集吧!”
趙風罷了罷手:“俗話說。”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我之前欠的債還沒還,長史以為,這些世家豪強,還會借嗎?”
“既然長史認為以王爺的名義不妥。”
“那就用長史自己的名義去借吧。”
長史罷了罷手:“我的名聲可沒趙國相好。”
“世家豪強,肯定不會借給我。”
“我是借不到的。”
趙風兩手一攤:“那就大家一起想辦法吧。”
“反正還有一些時日,也不是很急。”
趙風反正不會自己來抗。
有鍋大家一起背。
先拖著在說。
拖到拖不了為止。
或許到了那個時候。
自然就有其他辦法也說不定。
長史點了點頭:“也好。”
“那此事,就暫時擱置,改日再議吧。”
“諸位還有什麼要事嗎?”
甄堯行了一揖:“昨日收到洛陽方面的訊息。”
然後把董卓任職了一群太守、刺史的訊息,說了出來。
長史罷了罷手:“此事跟我們關係不大。”
“就無須討論了。”
“還有其他要事嗎?”
看到眾人沒有說話。
劉稚開口道:“那就散了吧。”
趙風聽後,走到大廳中央,行了一揖,然後帶頭走出了景曜殿。
其餘之人,也陸陸續續的退出了景曜殿。
時間緩緩流逝。
賦稅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全部都囤積在相府。
反正趙風也不急。
至於上表文書,讓董卓升任丞相之事。
趙風也一直沒有考慮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事也越來越弊大於利。
加上田豐也不怎麼贊成。
這事就這麼擱置著。
趙風修煉的《呼風篇》也一直沒什麼進展。
完全不知道具體原因。
反正最近趙風覺得諸事不順。
這天,眾人來到景曜殿照常議事。
長史率先開口道:“得到最新訊息。”
“白波軍攻河東,董卓遣其將牛輔擊之。”
“還有就是,有傳言。”
“董卓趁著何太后遺體下葬的時候,開啟文陵(漢靈帝陵墓)時,使人偷取其中珍寶。”
“諸位有什麼看法嗎?”
長史說完。
趙風就往甄堯那邊看了一眼。
按道理。
這些訊息,應該都是甄堯率先知道。
然後知道後,就會告訴自己。
以前一直都是這樣。
這還是第一次,長史的訊息,要比趙風知道的早。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長史早就意識到自己訊息渠道不行。
然後和一些世家豪強達成了某些協議。
這些訊息,肯定都是從世家豪強那裡得來的。
因為長史來的時間比趙風還短。
趙風的訊息網,都還沒有完全鋪開。
長史就更不可能了。
就算長史以前有相關的訊息聚到。
隨著反賊張純的禍害。
這些渠道,也基本都斷了。
當然,長史想要把這些渠道貫通起來。
肯定比趙風重新鋪張開,要簡單很多。
但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
趙風問道:“白波軍攻河東,是以什麼名義?”
“是討伐董卓?”
“還是造反?”
“要知道,這可是十分重要的大義名分!”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