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了一個偉大的所在——鑄劍山莊。在今天,鑄劍山莊這四個大字,已經足以讓西北修真界的大地抖上三抖了。
不知道他們是出於炫耀,還是另有目的。
沒多久,他們向天下發下了本應百年一發的拜劍貼,邀請天下群雄在九九重陽之日,一同目睹麒麟仙兵的風采。佛、道、儒、魔四道都為之震動了。誰最高興,誰最擔憂,沒人能說清楚。不過對於正邪兩道來說,也許是喜憂各半吧。
麒麟神劍,對於世人來說,也許是一個不應有的存在。它是仙器,也是兇器;它能救人,也能害人;不該存在,卻存在著。二十年前如此,此刻亦是如此。
曾幾何時,它與一位少年的命運聯絡了起來。
他是凡人,卻擁有著仙神的能力;他出身正道,卻做著和魔道相似的行徑;他有著幸福的過去,卻沒有幸福的未來。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甚至未來。人們誰也不記得他的名字,也不會記得他的存在。一把劍,一個人,縱橫天地間,驚天地、泣鬼神。本是濟世仙兵,卻成了世間最恐怖的存在。
或許說他已經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鬼,一個只知道用劍殺人的魔鬼,一個曾經斬殺正邪兩道數千高手的魔鬼,一個在修真界名列“十劍”之一的劍鬼。
他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劍鬼出現一年後,又迷一般地消失了。
劍鬼的生死和麒麟神劍的下落便成了修真界一大不解之迷。二十多年過去了,不知道是麒麟神劍不甘寂寞?還是被劍鬼拋棄了?它又出現了!在人們快要將它遺忘的時候,出現了。
仙來客棧的金字招牌在風中搖曳,門上懸掛的風鈴叮噹作響。人來人往,過路的客,流水的兵,世事多變,滄海桑田。也許千百年來,唯一沒有變化的就是那不知道被哪個神仙寫下的那“仙來客棧”四個大字,以及人們嚮往求仙之路的那種熱情。
世間求仙者甚多,但成仙者卻寥寥無幾。
凡人始終擺脫不了輪迴之苦。
就連這仙來客棧的老闆,也不知道換了多少個了。
那醉漢還在沐浴著並不柔和的陽光。一個衣著華麗的胖子從客棧裡帶著微笑走出。這個胖子就是這家客棧的現任老闆。也許你可以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不可以忘記他的這副尊容。肥胖的身軀,會讓你想起一個人來,佛祖彌勒。
他雖然有著佛的身材,卻沒有佛的仁慈;他雖然有著大海般的肚子,卻容不下雞皮蒜毛的小事;他雖然在這神仙呆過的地方,也呆了大半輩子,但他卻沒有一點佛緣、仙緣。他愛錢,超過愛他的生命。說到底他還是一個凡人。
他叫張玉福,不過別人更喜歡叫他張玉佛。大概是因為他的身材很象一個佛吧。久而久之,人們只知道他叫張玉佛了。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世界上還是會有一個人知道他叫張玉福的。此人就是張玉福的外甥,本店的小二——楊小奇。
從外表來看,楊小奇既不能和英俊掛鉤,也不能和瀟灑聯絡。如果非要把他和什麼跟什麼聯絡一下的話,那就是健康。你從他那黝黑的面板便可以看出這一點。楊小奇是個孤兒,他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自己姓楊是舅舅告訴他的,名字也是舅舅取的。雖然舅舅非常摳門,對自己也不怎麼好,但對於楊小奇來講,張玉佛可是他在這世間唯一的親人。
張玉佛一面笑臉迎著客,一面回過頭來盯著以楊小奇為首一幫小夥計是否在偷懶。因為在他的心目中,那些夥計天天偷懶都是被楊小奇給帶壞的。楊小奇也深知舅舅的脾氣秉性,好在他生性樂觀大度,也不和張玉佛計較這些。
他認識那醉漢,那醉漢也認識他,他們是朋友,是酒肉朋友。大概是因為楊小奇經常偷一些酒肉送給他吃的緣故吧。他們有共同語言,他們都認為逍遙快活才是這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只這一點,楊小奇便很滿足了。
楊小奇有很多酒肉朋友,走卒販夫,風水先生,賣藝的把勢,甚至還有燒火的道人。在他十歲的時候,他曾經用一包狗肉從一名火工道人手中換來一些他看不懂的功訣。十年如一日,他像著了魔一般,一直都在堅持修煉那份連他自己都不明白的東西。
距離觀劍的日子越來越近,大部分修真者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仙來客棧。或許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給自己帶來好的運氣,得到麒麟神劍的好運氣。
這些日子,最開心的莫過於張玉佛。
他從來不關心什麼是麒麟神劍,也不關心什麼江湖爭鬥。他最關心的是每天可以賺多少銀子?夥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