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的能量和基礎。人體的健康與否在於三者的平衡。中醫講究天人相應藏醫也重視天文歷算在醫療中的作用。可見都有相通之處。”

“《四部醫典》是藏醫的理論源泉和基礎習醫者莫不先習此書而後方可言醫。說起來由於歷史上藏漢兩地文化互相交流的原因藏醫和中醫也有許多相似之處。譬如診脈雖略有差異但也在同一部位。中醫稱寸、關、尺藏醫叫衝、甘、恰都是以手知病。藏醫中最具特色的是尿診以此知人身諸病診法之詳天下眾醫學診法中莫能與之比。在藥物上一樣的東西更多了有些中藥、藏藥現已不能具體的分開了。”

“藏醫認為人身共有4o4種病源於佛教的土、水、火、風四大學說。其中1o1種病可以不治自愈1o1種病治而不愈1o1種病治後痊癒另1o1種病則是不治之症。”

……

講述了一番之後烏桑喇嘛起身道:“久聞中醫中的針灸神奇今日一見果然。我有一請求不知宋先生能否答應。”

宋浩道:“烏桑師傅有事但講無妨。”

烏桑道:“我想日後由寺裡派人去宋先生處學習針灸術這也是我個人的想法見了宋先生施針後萌生出來的想法。”

宋浩聽了笑道:“沒問題中醫、藏醫有很多相似之處互相交流學習也是我們全面認識人體生命奧秘的一個好的途徑。有些真理潛藏在各種醫學之中理論上雖有所不同但在某些認識上都有相通之處的這種相通之處有可能就是人類共同感知的一個真理。”

“宋先生能有這般認識不以中醫獨大實在令人佩服。”烏桑感慨道。

宋浩道:“我雖務習中醫但對各民族醫學也是非常感興趣的只是未有機會去接觸和學習。集眾醫學之長才是一個醫家所追求的。醫乃救人之道能救人者便是好醫術好醫生醫無國界皆是同道。我現在已經創辦了天醫堂日後烏桑師傅派人去那裡學習便是我也能順便多瞭解一些藏醫方面的知識。”

“那就多謝謝了!”烏桑喇嘛感激地道。

這時那名那嘎龍林喇嘛提了一黃色包袱進了來。放在桌上後並未離去笑呵呵地望著宋浩。

烏桑喇嘛將包袱開啟露出了半尺厚的手寫本。最上面一本寫有《奇方驗抄》。

宋浩見了不禁一陣激動。

烏桑喇嘛感嘆道:“十年前我外出採藥時認識了丁奉傑得知他也是一位醫者。透過交談得知竟令我驚訝的是他一生遊醫天下幾乎識遍了天下間的疾病。可以這麼說天下病種他是見過的最多的一個人。並同時施以方藥治療也自是一個醫療經驗最多的一個人。不但將自己行之有效的驗方儲存了下來還大量收集了民間的偏方、秘方並在自己驗證之後收集起來與這套古代的驗方集合編成一書。你取回去好好的利用罷。另外我選擇了部分方藥另行抄寫一本。還請勿怪!”

宋浩道:“此書乃丁老先生心血所成不敢獨家藏私願與天下醫家共享。救人之術不應該成為秘密。”

烏桑喇嘛聽了頗受感動道:“是你這般心胸成就了你這般醫術!心胸狹窄之人難以成聖的!”

宋浩、唐雨二人隨後告別了烏桑喇嘛提了那套《奇方驗抄》高興地回到了招待所。

“那個喇嘛開始不承認此事原來是不信任我們怕將東西給錯了人好一個負責和謹慎的喇嘛!此書取回不枉此行了!”宋浩將包袱放在床上興奮地道。

“終償所願了!你那位道家師父的計劃可夠長遠的二十年後才令自己的弟子來取當是為你這個徒弟準備的一份禮物罷。”唐雨感慨道。

“師父做事每出人意料並且未曾有不妥當的這方面我們還真的向他老人家學習才是。”宋浩說著開啟包袱拍了拍那半尺厚的全套的《奇方驗抄》說道:“此書的底本是師父送與丁奉傑的他加以驗證之後又增加了他自己一生中所集累的有效的方藥當是古今民間驗方之大成了!”

宋浩開啟了第一卷卻見丁奉傑寫的一個序言:

醫者掌人生死之大事!

吾本走方醫世謂之遊醫也遊走天下六十有七年矣!歷盡醫中甘苦人間冷暖。其間或有不屑我者但以醫術取敬。遍走五湖遊經四海跡布全國也曾逾境而醫。上至高官下至小民未嘗不受我方藥。每以價廉之藥取效得富貴人家之資以濟貧困所不能出診金者其家但供我食宿足矣!以吾之力以衡其勢。

昔遇道友肖伯然贈古之奇書——《奇方驗抄》託請吾以驗天下諸疾。但擇有效驗者存錄以示後人。效《串雅》之義也!

方之中病十愈**乃敢存錄。過三百例以上者為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