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逐出宮去,此生永不得踏入皇宮。
壓勝一事,似乎在無聲無息中風化。
不過,李治同時宣旨,年僅四歲的武媚長子李弘為代王,算是給昭儀殿還了一份情意。
金夕剛剛回到戶部,紫燕堂堂正正趕來,聲稱昭儀有旨,殿內宣見。
他當然求之不得,立即堂堂正正跟隨紫燕步入昭儀殿。
再見武媚,她的氣色好了很多,更加嫵媚,絕然不像是生過兩個孩子,如今又懷孕在身的女子。
俊美的臉頰,白皙的脖頸,萬里挑一的身子,寸寸透著勾人魂魄的氣息。
“崔巡官!”
武媚連續喊出兩句也沒有回聲,再次提高一些音調。
金夕陡然回神,見她已經腮染紅暈,感到萬分尷尬,趕忙問道:“不知昭儀宣某前來,有何旨意?”
武媚一笑,顯然脫離了壓勝的遏制,更是姿態撩人,“識破淑妃殿的壓勝詭術,恐怕是崔巡官的功勞吧?”
金夕毫不掩飾,也沒時間去解釋,就算是償還崔神慶借身之情,遂反問:“不知昭儀是如何發現的?”
他認為是在淑妃殿時發動行氣,令她察覺壓勝布人。
武媚緩緩坐下來,抬頭向偌大皇宮禁地望去,“在這深宮,唯有陛下和崔巡官無時不刻在護著媚娘。”
金夕暗道:廢話,若不是你,我因何落這般田地,借他人之身來到這裡攪合,弄得崔神慶家室亂作一團,嘴上卻是崔神慶的正人君子:
“不知昭儀為何放過柳氏,不能懲治其身,恐怕還會有人作祟。”
武媚又是瞧一眼藏匿大雲經之處,雅淡答道:“是金夕不準。”
什麼!
金夕猛地站起身,發現失去禮數,又坐下來直直盯著武媚,不知此話從何而來。
武媚沒有責怪崔神慶的意思,微笑道:
“你我都曾受到金夕之恩,料定崔使君也與我一樣,時常予以掛念;你可還記得親自送來的大雲經,那便是虧了金夕和……和姐姐所賜,經書長言,意在善人,恰恰其中有一位喚作淨光的女仙,筆筆路程竟然與我一模一樣,細數當今,核對而去,卻是淨光仙女面對兩位巫人手下留情,儘管將兩位惡人將她迫害至深,卻以禪佛之心放下,饒恕了她們……”
不僅如此,淨光拜在燈佛文佳麾下,出師後文佳言稱師徒二人永不能再相見,否則定會引來雙雙劫難。
文佳燈佛料定徒女淨光能夠成就大事之後,無奈在燈佛之界起事,作為女佛乃是第一人,結果自然以敗北而終。
淨光聞聽此事大為悲痛,也知道師父在提示自己,後來修心養性,招攬佛師,以大善感化天下,時機成熟後在轉輪界起事,最終成為國王,統領轉輪王的部分疆土。
轉輪王念在淨光善至無疆,受到天下擁戴,終究沒有徵伐。
大雲經第一頁,只記載文佳起事而提示淨光,陳碩貞也只讀過第一頁,因為其後便開始講述淨光的成長。
於是,她在睦州起義,自稱文佳皇帝,將以後的一切交給妹妹武媚。
金夕聽到靜光二字,心裡一震,無奈身為崔神慶,無法出言解釋,只好應承一句:“倒是善念之尊。”
武媚宣來崔神慶顯然不是這個目的,而是低聲問道:“崔巡官,你有無尋探過金夕的下落?”
“沒有!”
金夕直接回答。
武媚又言:
“從感業寺歸來,我便閱盡宮中秘藏之書,方知修行一事,在我們身外江湖曾有修行之人,據百年前在凡界有著傳界陣,那些人士一旦修行至滿,便可從陣法內離開凡界而成真身,縱觀金夕其人,總覺得他並非大唐之人,也許正是來自那種真界,不知是何緣由落入凡界,不過,失去傳界陣,他便無法回到真界,弄不好會灰飛煙滅。”
金夕驚愣。
暗道:的確如此!
瞧著武媚擔憂的眼神,他心中生出感激,沒想到倍受非難的昭儀如此關心自己,便開口相勸:
“昭儀,也許那只是傳而已,即便金夕為外界之身,或許早已趕回自己的世界。”
哪知,武媚赫然反駁:“不!我能夠感覺到,他一直在凡界!”
金夕直接冒出冷汗。
知道她往世之身曾經困在崑崙虛,獨念自己六十年!
絕不允許再讓這種事情發生,便勸道:“昭儀放心,我一定派人去尋找金公子,萬一有訊息,自當來殿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