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扭扭捏捏穿好妝新衣服,一身從裡到外,從頭到腳的大紅。

然後被一床紅被子包著,親哥哥於午時正點抱上轎。孃家人少不得灑淚而別。老孃不能送閨女出門,連目送都不可以,只是背朝著窗子抹眼淚。

幾聲炮響過後,娶親人一聲大喝:“起轎咯!”

三臺車浩浩蕩蕩往回開,不走重複路,出門向東再繞一圈午時一刻從鐵蛋兒家的大門東方位進門。

車還在路上時,已經有一大批的小姑子、小叔子、姐夫們就把新娘的衣服、陪嫁搶劫一空了,鞋子都不見了蹤影。

到家時,新娘只剩身上緊身脫不來的衣服,光腳穿著襪子。鐵蛋兒媽把早已準備好的“下轎鞋”給新媳婦穿上。一下子就又有人一哄而上要搶走。早有輩分高的長輩告誡:“這一雙是萬萬搶不得的,要等拜完天地、宗親、父母才可以搶的。”

然後,是鐵蛋兒抱粉娥跨過火盆,走上紅氈,一徑往新房走去。

早有一幫子耍笑人堵在了門口,要煙要糖,新娘子從出孃家門到新房腳是不可以沾地的,所以鐵蛋兒一直抱著新娘支撐著,經過幾次三番的討價還價,代東的又忙遞上好煙,哄開了小叔子們,又拿出很多糖往院裡撒去,大家呼啦啦去搶糖的功夫,鐵蛋兒才把媳婦抱回炕上,放在早已準備好的新被子上。

車馬起轎前,鐵蛋兒家已經吃過早席——糕點奶茶供應。

廚房師傅們開始做好蒸糕的準備,要蒸四五帳黃米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幾個大小夥子一大早把幾百斤黃米麵加水粉好,過一段時間就要翻騰一次,一直到全部黃米麵都粉到了,開始一把把地搓,搓到每一把面都潤不塔塔的方可蒸糕。

廚房是原來放糧食的西房,如今倒騰出來砌了一個大大的灶臺。“火頭軍”早已把一口原來農業社做大鍋飯的大鐵鍋架在灶上,開始燒水準備蒸糕。

下面架火的是一個叔伯兄弟,生下來眼睛就不太好,先天性白內障,做其他做不來,人又極淘氣,就被代東的安排在廚房燒火了。

一塊塊鄂爾多斯煤礦出產的煤塊被加進灶裡,水馬上燒滾了,放上大集體大鍋飯時配套的大蒸籠,在熱氣蒸騰中,幾個人開始撒糕面到蒸籠裡,一邊撒一邊就蒸熟了。幾分鐘後一籠一籠的金黃燦燦的素糕出了籠。

接下來幾個小夥子揌糕,大家赤手空拳的,被剛出籠的糕面燙得“哇哇”直叫。

表面加的又是自家產的菜籽油,不能用水,就更加燙得厲害,你一拳我一把的好不容易把素糕揌好。

叫了村裡的三姑六姨的來捏糕,都要一個個如十五的月亮——圓圓滿滿。還有包豆沙的元寶糕——富富裕裕。

不等捏好的糕冷了,灶上的菜籽油油鍋就準備好了。

一隻只糕像下水的鴨子鳧上水面,個個金黃耀眼。炸好糕的時候,新娘也接回來了。

新人換好典禮衣服,來到門外,跪在早已準備好的紅氈上,代東的一聲“一拜天地!”兩人磕一個頭。

“二拜高堂!”兩人向坐在對面的父母磕一個頭。

“夫妻對拜!”兩人面對面磕一個頭。

“送入洞房!”代東的話音未落,一夥人早已一窩蜂撲上來瘋搶了。

鐵蛋兒好不容易護著媳婦回到家,媳婦又被搶掉了外衣和鞋子。

代東的一聲吆喝:“新人入室,開席咯!”

就看到親朋好友各就各位,大家忙亂了起來。

先上黃燦燦的炸糕,每桌配一盤白糖,一個涼拌的蔥花土豆絲。

糕吃畢,正席開始。

先是糖、煙、酒上桌。

然後是冷盤也叫軟盤,一盤白切豬耳朵,一盤涼拌木耳,一盤炸花生仁,一盤涼調黃豆芽,這是四涼。

一輪菸酒配菜過後,該上熱菜了。

也叫硬碟,是答禮人期待的美味佳餚,也是東家表示家底殷實的機會,名聲自然四面八方傳揚了開來。

鐵蛋兒媽向來都是自己背地裡吃糠咽菜,客人喝酒吃肉的主。這一次更是揚名的好機會,哪裡肯放過?

別人家都是四軟四硬,鐵蛋兒媽要來四軟六硬,要十全十美。

第一盤硬菜是:油燜雞,鐵蛋兒媽一年養了五十幾只雞全都用上了。

第二盤硬菜是汌羊肉,取半肥瘦的羊膘加洋蔥、胡蘿蔔切絲炒熟加高湯汌來即可食用。

第三盤硬碟是:豬肉碗麵。用豬的五花肉煮熟加色炸好切片砌碗,吃時候上籠蒸過,裝盤即可。鬆鬆軟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