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功。

這整一套“養生功”做下來,一天的身體調整才算完成。

有顧海平給病人上大課,講析“養生功”之成因和功效,大禮堂鴉雀無聲,大家都專心致志地聽著擴音器放出的顧海平的講課錄音。

顧海平把這一段穿插其中,就是想要把這一簡單有效的中醫日常養生知識教授給大家,讓大家從中受益,也提起大家對中醫的興趣和信心,只有我們的醫生對中醫有了信心,才會對更多的病人產生影響,也才能更捷徑地擴大中醫在醫院、大眾的影響力。

播放完這一段錄影。

顧海平說道:“這套“養生功”是我按照天人合一思想和五行相生相剋、以及經絡執行時辰和陰陽平衡學說,結合自己多年臨床實踐摸索、整理出來的。這是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加以實踐的行為,我們很多專家都是工作十分繁忙的,到辦公室之後就沒有一分鐘的停歇時間,用日理萬機來形容都不為過,我們為大眾送去了健康,但我們自己的身體卻處於虧空的狀態,所以如果大家每天抽出一點時間,早晚進行這樣的活動,我想我們的身體會受益匪淺的。”

“接下來,我們再回到這例病案上,大家剛剛看到的是我對患者進行整體診療的過程,這其中從始至終都貫徹著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中醫思想,無論是生活的調理還是醫藥治療,都脫離不了中醫的理念。你比如說,我給他開出的藥方,都會考慮到整方入哪一個經絡,是要達到什麼目的?是要補五臟六腑的陰陽還是疏通經絡?方中用藥的就要考慮君、臣、佐、使之分,不同治療階段運用不同治療方向的藥物。我們的經絡就是我們身體的傳送帶,它們不止傳送營養物質、精氣、還要帶走體內的廢氣、廢物,所以這些‘道路’的健康和通暢是非常重要的。”顧海平深入淺出地講解。(未完待續。)

三四〇、才華初綻

三四〇、才華初綻

向來病例彙報會,都是上面的醫生念病例本,下面的人各自做各自的事情,或者一小夥人天南地北地“開小會”,整個禮堂都是嘈雜、混亂的狀態。

而今天的病例彙報會,卻一改往日的情形,沒有人的思維離開顧海平的闡述,大家都緊緊跟著他的思路在一步步前行。

下面是一組病人逐漸好轉的圖片,顧海平已經把圖片都分類、對比出來。

現實一組口腔粘膜對比圖:可以看到原來密佈潰瘍灰白的口腔粘膜,慢慢呈現出粉紅色,潰瘍一點點癒合的過程。

還有舌像對比圖:一隻黃膩、舌苔如地圖、齒痕明顯的胖大舌,慢慢變成舌苔薄白、舌體粉紅的正常舌頭。

就這一部分看下來,大家的感覺已經覺得是很神奇。

等顧海平把四肢的治療前後對比圖發出來,有很多人發出驚呼:真是太神奇了!

在普通人眼裡,在很多西醫醫生眼中,這麼嚴重的感染已是註定一個結果的,大家都以為是綜合感染,而菌株又耐藥,所以最靈驗的抗生素在這例感染別人身上也不起任何作用了。他們束手無策,也深以為將來某一天,很多感染都是這樣的結局,所有的抗生素都失效,人類感染病例也如沒有發明抗生素之前,對病毒、細菌感染再一次陷入無藥可醫的地步,那時候的感染程度要相對於未發明抗生素的原始病例要有過之而無不及。那也是人類大量、長期、無節制運用抗生素帶來的災難。

很多醫生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有什麼辦法呢?只能期待新藥研製比致病微生物耐藥和變異的速度要快一些了。

“如果從西醫角度來看,這就是一例典型的面板、粘膜、軟組織的細菌感染,但我們感染科的菌群培育和藥物敏感試驗卻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導致我們現有的抗生素都沒有太大療效。就從西醫來看,導致這樣的後果是長期大量無節制運用抗生素的結果。而從中醫角度看,抗生素屬於極寒的藥物,它必將導致人體的陽氣大量耗損,陽氣不足則陰血不生。在生理上,陽氣是化生之本;在病理上,較之****,陽氣更易受損;在治療上,陽易驟生而陰難速長。‘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這是《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中的內容,可以看出陽氣於人體是何等重要!”顧海平忍不住引經據典道。

“《黃帝內經?素問》裡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就是指人體有抵禦外邪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陽氣。在中醫裡又叫‘衛陽’、‘衛氣’。衛就是護衛、保衛的意思。陽氣好比人體的衛兵,它們分佈在肌膚表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