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飛揚,身心在這裡舒展, 情趣在這裡提升。廣場多了,綠地多了,空氣清了,城市靚了,空間寬鬆了,人們心境好了,經濟也活了。
廣場是城市的客廳,迎接南來北往的客人。廣場是城市的心臟,只有來到這個城市的中心廣場,你才算抵達了這個城市。廣場是城市的名片。不僅展示一個城市的性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精神特徵。
廣場是社會發展和城市文明的標誌之一,有眾多象徵意義,不僅僅是一道風景。廣場供人們休憩,舉辦各類活動,是特定時代特定社會中政治經濟文化生產和再生產的場所之一。緊急情況下,為人們提供臨時避難之所。城市如果沒有廣場,其功能是不完備的。
過去,金山沒有廣場,人們休憩遊玩納涼多在夷水河灘。廣場前的河段叫貓兒沱,夏夜,有人在河灘納涼,竟被突如其來的暴漲江水捲走,人們對興建廣場渴望已久。
夷水河梯級開發給金山人民帶來萬世福音,城市文明程序加速推進。縣城就像十幾歲的大姑娘,一天一個模樣,一天比一天成熟,一天比一天漂亮。
金山廣場集文化教育休閒娛樂購物餐飲功能於一體,是縣城規劃建設的神來之筆。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彰顯出縣城的品位與胸懷。廣場坐落在縣城中心,像一顆明珠,鑲嵌在青山綠水高樓大廈之間,與美麗的夷水河互為背景,相得益彰。因為空間限制,廣場成複式結構,中間高兩邊低,如體育賽事的授獎臺。其結構複雜,設計精巧,讓人歎為觀止。廣場所用石材均為花崗岩和漢白玉,花崗岩質地緻密堅硬,象徵堅強剛毅,漢白玉色澤潔白圓潤,寓含溫和純潔。廣場高雅大氣,性格鮮明,讓人嚮往,讓人流連。
文化是廣場的靈魂。金山廣場具有鮮明的土家文化和旅遊文化特色,成為外來客人瞭解金山歷史和土家文化的第一視窗。靠北臨街廣場入口處,有五根粗大的漢白玉圖騰柱,又稱五姓柱,也就是五根文化柱,這是金山廣場的標誌性建築。巨大石柱上雕刻著土家先祖與巴樊鄭譚等姓氏土船競王的創世紀故事,還有土家人漁獵勞作的場景和土家人原始歌舞的畫面。柱子頂上安坐著土家人的圖騰威風凜凜的*,相傳土家先祖向王化作*昇天。入口處旁邊的花崗岩牆上嵌刻著已故當代著名詩人賀敬之先生的詩作。
北廣場中央過去是一個音樂噴泉,每逢重大節日,音樂噴泉就會開啟。數十米高的水柱在霓虹燈映照下伴著音樂噴射而出,十分壯觀。不過據說每開啟一次得花上幾千元,過去一窩蜂興建的城市廣場音樂噴泉大多都關閉了。金山廣場撤除音樂噴泉之後,取而代之的是廣場中央巨大的向王雕像。“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一條清江河。“這尊雕像正是向王廩君手舉牛角開疆拓土的雄姿。
沿臺階走向南廣場。在換步臺上,有一尊巨大的漢白玉紫荊花石雕,莊重大氣,精美絕倫。甬道兩邊是空中花園。花壇四季春意盎然,鮮花競放。在“領獎臺”的最高處,高懸著中國當代書畫大師已故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啟功先生的墨寶,“金山廣場” 四個酋勁有力的大字,體現了“書貴瘦硬方通神”的風格,提高了廣場的文化品位。
廣場的中間部分有兩層。一樓是購物廣場,二樓東邊是廣場管理處和博物館展廳。博物館展廳有歷史文物革命文物民俗文物500餘件。西邊是清江畫院,常有書畫奇石精品在這裡展出。二樓花壇邊是長長的碑廊。碑廊精選歷代詩人吟金山的詩詞兩百餘首,由著名書法家書寫。詩詞靈秀,書法飄逸,珠聯璧合,各顯*。
走過甬道,就可到達南廣場。南廣場呈半圓形,一半伸到河中央。倚欄而望,軍嶺鬱郁,江水蕩蕩,江山如畫,讓人心曠神怡。一樓是購物超市和咖啡廳。你玩累了,或是有了什麼情致,有了購物的慾望,就可到一樓去喝點咖啡,逛逛超市。
廣場西面有一個小花園,中植青松,綠竹,紅梅,麥冬草。一塊太湖石上題作“三友園”。“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這實在是讚美的一種高風亮節矢志不渝的人品。
入夜,三個巨大的高杆霓虹燈把廣場照耀得如同白晝,一圈紅燈籠勾勒出廣場輪廓。晚上和節假日,廣場上總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廣場以其博大的胸懷接納南來北往的人們。寬大的露天看臺上,沒有座次的講究,沒有等級的尊卑。親情,友情,愛情,閒情,一個城市最日常的生活情態在這裡展現。家庭,朋友,同學,同事,你可以近距離發現和欣賞人們的生活情致。溜冰,跳舞,唱歌,健身,打球,聊天,看書,聽音樂,我們從大人和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