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獲第二天它便被美國人運回國內,其分析結果列為高度機密。後來人們才瞭解到,它是哥倫比亞毒梟耗資數十億美元建立起來的IT網路完全有實力躋身全球最先進的通訊系統,高科技手段已將毒梟們擴散毒品的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販毒集團利用桑塔克魯斯電腦管理一個大型資料庫,裡面不僅存有美國駐哥倫比亞機構人員的電話號碼,甚至包括打入這些號碼的所有通話記錄,販毒集團透過賄賂電話公司職員定期獲取這些記錄。該主機執行一個特別編制的資料探勘軟體(Data…mining Software),從記錄中篩選那些卡利集團成員撥打的電話。專家稱這臺電腦成功扮演了“圍欄”角色,任何一個線人或洩密者的電話號碼、聲音特徵甚至打電話時的位置都會被記錄在案。而據一名被捕的販毒集團頭目供認,依靠強大的綜合分析能力,該系統至少識別出了12名告密者,這些人隨即被殘忍地處決。
但到了現在,販毒團伙掌握的高科技手段早已遠遠超越桑塔克魯斯電腦,這使他們有能力將更多毒品販賣到世界各地並逃避打擊。2001年,從哥倫比亞運至美國的可卡因達到創紀錄的450噸,是1998年的兩倍,高科技手段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大毒梟對高科技的重視和跨國公司用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技術革新別無二致。要讓每年800億美元的可卡因生意正常運轉,毒梟們要面臨諸多挑戰:遍及全球的供應鏈,充滿血腥的行業競爭,日益強化的國際反毒力量等等,他們的優勢在於擁有永不枯竭的財源來支援各種技術應用,這種借販毒收入建立起來的高科技基礎設施能讓任何一家財富500強企業自愧不如。
毒品組織透過多種渠道聘請技術天才加盟。許多專家是毒販用高價從當地企業中挖來的,他們還聯絡那些曾在美國、以色列或俄羅斯電子戰部門任職的研究人員。不同於老毒梟,哥倫比亞新毒梟並不把專家視為組織的一部分,雙方只保持一般僱用關係,這就大大降低了被警方發現的可能性。很多毒梟將子女送入美國頂尖理工大學學習電子工程、航空科技和其他高技術科目,學成歸國後很快成為販毒集團的技術核心。
安吉奧?亨瑙(Ahangel Henao)是當前緝毒當局的頭號敵人,他所統轄的販毒集團“北谷”被認為是90年代麥德林和卡利毒品集團消亡後崛起的最強大販毒組織。從商業角度,亨瑙集團的成功毫不奇怪:權力下放,完善的外部採購網,風險共擔機制,更重要的是憑藉高科技手段將自己成功隱藏在追蹤視線之外。
形形色色的販毒技倆(3)
亨瑙和他的金融夥伴們建立了一個私人網站,必須用密碼登陸,每天更新“北谷”販毒人員的財產清冊,並進行賬目轉移――這是典型的B2B方式。該網站還可充當外匯黑市,需要美元的客戶可以在網站上競標,用哥倫比亞比索向“北谷”集團購買美元,而“北谷”則將比索重新投入國內市場。這位官員稱:“客戶以不同匯率投標,在邁阿密的毒販丟擲100萬美元,購買者最低可以用相當於80萬美元的比索吃進。”美國財政部估計這個網上轉賬中心年均轉移金額高達30億美元。
高度複雜的編碼技術是亨瑙集團最近幾年才掌握的武器,緝毒當局承認,憑藉現有手段很難突破這些密碼。一位DEA官員稱他們曾用幾臺超級電腦連續不停運轉了24小時,試圖將一段30秒鐘的毒販通訊解密,最後仍然一無所獲。
這套系統的中樞位於波哥大市一處倉庫內,主體是一架可折迭回收的德國羅德施瓦茨(Rhode & Schwarz)天線,高約40英尺,由一臺小型中央伺服器和20臺電腦組成的網路加以控制。在麥德林市烏勒戈的私人牧場和卡利市內,各有一套同樣的控制中心。烏勒戈被捕前剛剛指使手下為通訊中心購買了10萬美元的摩托羅拉配件,包括12個基站裝置、16個移動基站、50臺無線電話和8架訊號中繼器。
這套發達的資訊傳輸系統足以覆蓋整個加勒比地區和半個南美洲,烏勒戈和他的手下透過這套系統將文字資訊傳輸到運毒機和運毒船上的膝上型電腦上,指揮運送人員選擇安全的航道,而毒品卸貨和交付資訊也能隨時反饋到中樞系統。據測算,這套系統每天傳輸的資訊達1000條,從沒有一條被截獲過,即使巡弋在加勒比海上空的美軍偵察機也無能為力。烏勒戈向電腦裡輸入的每條資訊都會由系統自動加密,並將資訊打包輸出,專家稱透過無線訊號傳輸加密文字比語音通訊更難截獲和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