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警察所包圍。經過仔細搜查,警方繳獲氯胺酮即興奮劑類毒品,俗稱K粉1937公斤,冰毒1.1公斤,制式手槍3支、子彈57發,搖頭丸9000粒。抓獲犯罪嫌疑人50餘人,其中包括10名香港人,並帶走了廠裡有關領導。這情景發生在2002年3月的一天。
從隨後的警方傳訊以及相互間的打聽中,職工們逐漸瞭解了這場事件的緣由:他們生產的部分氯胺酮被國際販毒組織用來制鹹毒品“K粉”,販賣至港澳臺地區和多個國家。原來毒販曹永江與太原製藥廠商談合作產銷氯胺酮曹永江提供2007元資金及氯胺酮產銷批文,負責銷售;太原製藥廠負責生產,售後利潤雙方按4:6分成。此案被稱為中國建國以來破獲的制販毒品氯胺酮第一大案。
“太藥”領導沒有想到的是,這份合作協議,在他們看來是曹永江幫助“太藥”完成企業改造、恢復生產的契約;而在曹永江的眼裡,其實已經是源源不斷的氯胺酮訂單。
據說,與毒販曹永江簽訂“合作經營協議書”的那一天,整個“太藥”的人都像在過年。“雖然‘合作協議書’上籤的是生產利潤四六分成,太藥四他們六,但廠裡的人都以為這回太藥得了個大便宜。
因為大家心裡都有數,照太原製藥廠當時的狀況,利潤根本是個空頭支票,重要的是4000萬的投資到手了;“太藥”有救了。
那時,太原製藥廠的日子格外難過。在銀行掛賬2年的債務一共個億開始還本償利,工人也累積15個月沒有領到工資。還有更棘手的麻煩――國家醫藥行業面臨GMP改造,資不抵債的“太藥”同樣身處其中。如果沒有按照規定的時間完成改造,藥廠以前的所有生產批文就得作廢,這意味著“太藥”將可能徹底關門。而企業改造的整個資金至少需要6000萬元,債務纏身、連飯都吃不上的藥廠根本沒地方弄到貸款,改造的這筆錢,想都不敢想。
毒販正是利用了“太藥”的生存困境,輕易地瓦解了並不嚴密的藥品管制制度,並讓這家國有企業深涉毒品泥潭。
事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當地官員說:“藥廠成為毒廠的禍根在‘太藥’破產無門的那一天就已經種下了。”
●僱傭境外製毒專家
據督辦此案的警官介紹:這是一起為牟取更大的暴利,避免長途運輸帶來的風險,出現僱傭境外製毒專家利用粗製嗎啡提煉加工海洛因的案件。一名廣東普寧男子與境外毒販聯絡,正派人前往德宏州芒市具體商議下一步運作方案。這名普寧男子從芒市返回昆明,並從境外帶一製毒專家擬返廣州。雲南警方由此判斷,毒品極有可能已進入廣東境內。經過連續幾天的縝密偵查,警方發現莊某、黃某、陳某、侯某四人以莊某在普寧的住宅為據點秘密製造毒品,並在莊某的家中抓獲陳某及侯某,現場繳獲海洛因、嗎啡、嗎啡喃、咖啡因、可卡因等五種毒品共22050克,易製毒化學品麻黃鹼克及製毒工具一大批。
中國東部地區的製毒工廠(5)
●製毒隱身百變
據瞭解;珠海警方在拱北口岸抓捕了15名製毒人員,繳獲毒品氯胺酮千克、鹽酸氯胺酮液體千克、大麻葉5克,搗毀製毒加工窩點一個。說明了制販毒品種類向多樣化方向發展,從醫用針劑中提取毒品、制販安眠酮、三唑侖、丁丙諾啡等精神類毒品犯罪日益活躍。
製毒人員鄭某多次從江西省都昌某醫藥公司以每支元的價格購買鹽酸氯胺酮針劑並運到珠海,然後以每支3元的價格將鹽酸氯胺酮針劑轉賣給臺灣人黃俊煌。黃俊煌等人在珠海銀海新村某單元內將液體氯胺酮提取成氯胺酮晶體,並以每克100元的價格在珠海市內販賣。此外,黃俊煌多次將液體氯胺酮交給邱俊清,由邱組織團伙成員用“老掌櫃”、“百家姓”白酒瓶將液體氯胺酮進行包裝後,從珠海拱北口岸過關到澳門,然後從澳門用飛機將液體氯胺酮運往臺灣。
?
?●辦製藥廠造搖頭丸
來自遼寧瀋陽、今年45歲的張信宏,與一個50歲的四川人黃明澤合夥謀劃以開製藥廠為掩護製作搖頭丸。張信宏慷慨出資萬元,由黃明澤置辦了一批壓片機、顆粒機、攪拌桶等製毒裝置。隨後,黃明澤在遼寧丹東市振安區一個農村租下數間房,又在該村買下一民宅,作製毒工場。並遠道請來一個名叫“排骨”的“馬來西亞專家”前來指導製毒。製毒後,大批搖頭丸被千里迢迢運到毒梟在深圳的女友處,再轉運廣州以每粒18元的價格脫手。最近,這個“產運銷一條龍”的特大搖頭丸製售窩點被廣州警方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