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
閒院宮載仁親王作為一個從政數十年的老政客,他很清楚一個集團瓦解崩潰的直接原因是什麼,外敵強大並不算什麼,在強大的敵人也會有弱點。但是如果在外敵強敵壓境的情況下,自己的內部在出現情況的話,那麼這個勢力被瓦解的可能性最大,正如那句名言說的那樣:“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
“親王殿下,美國人雖然實力強大,但是相對於支那人來說並不可怕。美國是一個民主國家,他們的一切行為規範都在憲法允許的範圍之內,就算是登陸日本,美國大兵最多也就幹些搶劫、強*之類的事情,但是絕大多數計程車兵不會大肆屠殺無辜百姓的。但是支那人卻不一樣,他們的武器裝備相對於美國人要落後,但是他們對大日本帝國的痛恨程度要遠遠大於美國人,卑職想以皇軍在支那的所作所為,支那人登陸日本之後肯定會進行慘烈的報復的,我想帝國士兵在南京做了些什麼諸君不會不清楚吧?”開口的是日本海軍大臣米內光政。
米內光政接著說道:“諸君,帝國陸軍在支那所做的一切支那人都會記得的,這次支那大將韓雲華出兵數十萬遠征大日本帝國和這有著絕對的關係,因此我們不要妄想支那人會以他們一貫的仁義來對待帝國臣民,尤其是我們這些大日本帝國的高階軍政官員,在他們眼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侵略戰爭的策劃者和實施者,所以留給我們的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堅決執行一億玉碎的戰略,用大日本帝國一億臣民的血保住日本列島,也保住各位的家人。”
米內光政可不簡單,日本海軍大將,政治家。1937年4月晉大將,同年2月至1939年8月任海軍大臣。1940年1月任日本第37屆首相,與山本五十六和井上成美組成穩定鐵三角,反對與德意結軍事同盟,被陸軍視為親英美派,同年7月被迫辭職,不久前剛被重新啟用,成為海軍大臣。
其實打心眼裡米內光政是不願意同美國人打的,從一開始他就不同意日本同美國開戰,為此他還被日本官僚階級認為是親英美派,被迫辭職。而歷史上米內更是反對進行本土決戰,主張接受盟軍的條件的。但是由於現在中國人加了進來,令米內不得不轉變思想,投降固然可以減少傷亡,但是以己度人,以日本人在中國的所作所為,中國人的報復絕對不是可以想象出來的,因此米內光政認為也許拼死抵抗才是日本最終的出路。
“喲西,米內閣下說的很有道理,諸君現在已經無路可退,唯有抵抗,頑強的抵抗,用大日本帝國一億臣民的血肉之軀抵抗,才能獲得新生的機會。”閒院宮載仁親王滿意地看了看米內光政說道。這次讓這些高階軍政官員來這裡,閒院宮載仁親王就是要讓這些人明白一個道理,他們已經同日本皇室緊緊聯絡在了一起,就算是他們投降也不會有任何作用的。支那人和美國人是不會放過他們這些人的他們的命運已經和整個日本以及日本皇室緊緊聯絡在了一起,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跑不了你也逃不了我。
至於這些高階軍官們怎樣組織防禦這是他們的事,閒院宮載仁親王直到現在自己已經沒有精力管這些了,只有這些高階官員軍官都支援抵抗,那麼最起碼可以保證日本皇室無憂。
先不管日軍是準備怎樣防禦,返回來再說盟軍方面,經過近兩個多月的準備,登陸日本的各項工作都已經有了完善的準備,各部隊也都到達了制定的攻擊位置,戰鬥那是一觸即發。
韓雲華作為中國遠征軍的總司令,主要負責中**隊的指揮,同時還擔任盟軍的參謀長。這次登陸日本本土的總指揮是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副總指揮為海軍上將尼米茲以及蘇聯陸軍元帥朱可夫,為了達到平衡的目的,再加上韓雲華曾經在北非地區擔任過北非戰場的盟軍參謀長,因此盟軍指揮部這次依然任命韓雲華為盟軍參謀長。
按照盟軍制定的作戰計劃,首先中美聯軍要在日本南部的九州島實施登陸,然後建立海空軍基地,為後續部隊開道。同時蘇聯紅軍也從北海道進行登陸作戰,由北向南夾擊日本。
由於中**隊缺乏登陸作戰的經驗,因此盟軍指揮部將相對比較容易登陸的九州部分分給了中國遠征軍,同時還派了一個集團軍前來助戰。
九州島,日本第三大島。位於日本西南端,東北隔關門海峽與本州島相對,東隔豐予海峽和豐後水道與四國島相望,東南臨太平洋,西北隔朝鮮海峽與韓國為鄰,西隔黃海、東海與中國遙對。主島面積3。65萬平方千米
,連同所屬小島面積約4。34萬平方千米,僅次於本州和北海道,而比四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