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2部分

,只是六品的小官而已。

之所以這般設定,是因為害怕內廠的廠衛們依著自己身份官職,胡作非為。

只有要查辦稽核的官員官職比他們大,他們才能有所收斂。

“本伯爺先前在大街上走了幾圈,見城內四處擺設了很多救濟難民的施粥棚,看來王大人為了安撫去年的災民,下了很大的努力。”林敬之端起茶杯,放在嘴邊輕輕抿了一小口說道。

王仁連忙從椅子上站起來,彎腰回道:“去年北方爆發了大面積的蝗災,至使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下官四處尋訪城內的富戶人家,請他們多拿出些糧食,給難民們施捨口吃的,不至於餓死。

那些富戶紛紛響應,多的捐千餘擔糧食,少的捐數十擔糧食,還有一些,則自己設立粥棚點,救濟災民。

所以安撫救助難民是本城鄉紳大戶們的功勞,下官不敢冒領。”

“別人都是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你卻往外邊推,哈哈,僅此一條,就可以看出王大人潔身自好,乃是不可多得的好官!”林敬之連忙起身,客氣的回了一禮,然後示意王仁坐回椅子上。

眼見林敬之竟然給自己回禮,王仁誠惶誠恐。

經過短暫的接觸,林敬之發現這個王仁還真是不錯,只是他心性雖好,卻不曉得有沒有真本事,畢竟要身居高位,只是清廉潔身自好,還遠遠不夠。

庸臣誤國,就是說沒有真本事的人,坐到了高位,是會耽誤國家大事的。

所以但凡英明的君主,寧可使用身上有缺點,但有真本事的臣子,也不會倚重平庸清廉之人。

如果這位王仁只是有治理一個城池的本事,那林敬之就不會在皇上面前提及他了,不然到時不是在幫他,而是在害他。

又與王仁交談了幾句,林敬之突然響起先前聽兩個農夫說起的菩提教,便開口詢問,“我先前在大街上聽聞許多人在說什麼菩提教,還有菩提教的教主神通廣大,可以飛天遁地,救活死人,不知王大人可有耳聞?”

“回伯爺,在下川城附近,是有這麼一個教派。”王仁顯然早就知道菩提教,“不過經下官派人仔細探查之後,發現菩提教非是那種坑蒙拐騙,設計欺詐百姓銀兩,或者煽動百姓反抗朝廷的邪惡教派,所以就沒有再理會了。”

“哦,那他們所說,那個什麼菩提教主給救活死人一事,可是當真?”

“這個~”王仁猶豫了一下,才道:“下官以前也聽說過這樣的流言,但派人尋了好久,也沒有找到親眼看到的人。而且那個菩提教的教主神龍見首不見尾,總是尋不到,所以無法證實這個流言的真實性。”

若真有此事,那才活見鬼了!

或者有人與自己一樣,靈魂碰巧穿越了過來。

林敬之之所以有此一問,是想看看王仁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聽聞王仁回答的這麼簡單,而且猶豫不決的,心底多少有些失望。

此人的身上,明顯少了些魄力!

而若是沒有魄力,那辦起事來就會猶豫不決,沒有決斷力,這樣的臣子,是不宜坐到朝廷高位的。

這也就是文臣,如果換成戰場上的武將猶豫不決,那麼很有可能會失去致勝的良機,甚至是全軍覆沒。

這件事情若是交給林敬這來辦,要麼想盡辦法徹底尋找到那個菩提教的教主,弄清楚這個菩提教到底是什麼性質的組織;要麼直接派人把那些菩提教的教眾抓起來,嚴刑拷打,弄明白他們為何會成立這麼個教派。

總之不管怎麼樣,絕對不會像王仁這般,什麼也沒有查清楚,只是發現這些教眾沒有騙百姓的錢財,沒有鼓動百姓與朝廷做對,就在半途撒手不管了。

“既然一直沒有找到源頭,那你最好還是用心再探查一番的好!而且很多教派起初也非是邪惡組織,但隨著教眾人數多了,人品良莠不齊,或者某些人夜郎自大,生出了野心,好的就變成壞的了。”林敬之是沒有時間在此處久留,不然非得查個清清楚楚。

不管是何人,建立教派,他總有個目的吧?

而像道教與佛教那樣的正宗教派,卻是太少了。

王仁聞言連忙點頭,一副很聽上官話的模樣。

林敬之見狀,又是心中輕嘆,此人或許是個好官,但性子有些懦弱了,再怎麼磨練,日後也成不了可以挑起朝廷大梁的中流砥柱。

嘆氣的同時,林敬之也是覺得惋惜。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歷史中,又有幾個大臣是有能力,夠清廉,大公無私,而且還忠於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