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兩大重臣都說難,傅奕跳出來道:“長孫大人,房大人,正因為難,才顯出陛下滅佛地重要性。如若再任其發展下去,天下男子皆剃頭做了和尚,誰來為我王征討天下,誰來為我王開疆拓土?誰來為我王增加賦稅?長此以往,何以為國?何以為家?”
“衛螭。”衛螭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李二陛下卻突然點他名字。
“臣在,陛下有何訓示?”衛螭連忙答話,心中暗自打鼓,不會是走神被發現了吧?話說,根據以往經驗,開會的時候,領導同志最討厭的就是下屬走神了。
李二陛下問道:“汝所在海外國家,可有佛教?又是怎樣對待地?”
李二陛下這一問,眾人眼睛一亮,皆看向衛螭。衛螭撓撓頭,老實的道:“陛下,佛教流傳很廣,不止我大唐,就連海外國家,那也是有的。至於對待佛教的方法,老實說,臣不認為海外國家的方法能在我大唐適用。不過,海外的諸多先賢也曾就佛教的歷史發展等問題做過研究,有本書似乎說過,滅佛不可取,容易造成動盪,抑佛方是正道。說是百姓之所以信奉佛教,是因為自身的需求未得到滿足,說人生在世,說白了不過就是衣食住行四字。如果這些能得到溫飽滿足,則佛教的蠱惑力就不會那麼大。”
“抑佛?!怎麼個抑法?”
傅奕急急的追問。衛螭道:“曾有句話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唐地和尚也是唐人,都是陛下的臣子,大唐的寺廟都在大唐國境之內,也是陛下的土地。既然是陛下的土地,那是否還應該免賦稅呢?天下廟宇眾多,各廟宇都有自己地寺產,還多數都是良田,荒蕪了或是不收賦稅,是不是都有些可惜?另外。陛下一族乃是古時聖賢仙人的後裔,當年先賢立道,後世子孫稍稍繼承發揚一下,儘儘子孫本分,也是無妨的吧?百行孝為先。”
衛螭說完,眼睛骨碌碌轉著打量殿上眾人地表情,當年先皇去世的時候,都有人敢指責李二陛下未盡到孝道,他這樣提點一下,應該沒有事吧!話說。立政殿內地大唐君臣,誰不是老謀深算、狡猾如狐之輩,只是受限於經歷和眼界,思維還不夠開闊,衛螭一向有自知之明,提點一下就成,具體地策略制訂,那就是人家的事情了,與他無關。
話說,當年他在太極殿鬧地那個公主和親的事情。還有關於高昌國的問題,這些老謀深算的老大人們就想了巧妙的、合理地,讓他國無法反駁的理由給弄了出來。給國子監的那些留學生調整學習科目的時候,人家不還是感激涕零麼。所以說,關鍵時刻,還是要看這些老大人的,他說了該說的就趕緊退讓吧。
有了衛螭那一番話的啟發,諸位大臣們奇思妙想,層出不窮,關於抑佛揚道的方法倒是數不勝數,大家都擅長這個,只是。關於開始徵收天下道觀廟宇的賦稅問題,卻卡殼了。衛螭聽了半天,說白了就一句話,大唐君臣都有些磨不開面子。堂堂大唐帝國,號稱貞觀之治的盛世。居然窮到要向出家人徵收賦稅地程度,這是不是太丟面子了。眾人都糾結於這個問題。衛螭赧然,難怪剛才他說的時候,眾人都一臉古怪的看著他,敢情他地這個提議。讓眾人都以為他臉皮其厚至極。
形象岌岌可危。衛螭認為,他要做點什麼。來挽回形象。咳嗽一聲,衛螭道:“陛下,臣又有話說了。”
李二陛下似笑非笑的看著他,道:“講。”
衛螭道:“微臣曾看過一本書,書上有一個叫清國的國家,它很強大,幅員遼闊,國力強盛,但是,到它第二代國王晚年的時候,卻國庫空虛,連修整河工和軍餉都不夠,為啥呢?因為國庫裡的錢都被大臣借走了。於是啊,那國王就派人去把那些欠錢的臣子找來說,哪裡哪裡河工決堤,遍地的災民,易子而食的事件頻頻發生,死了多少多少人,需要多少多少錢才能修繕。然後又說說軍隊把哪裡哪裡打下來了,疆土擴張了多少,抵禦了多少強敵,可軍士們卻臘月天穿著薄衣,喝稀粥,餓著肚子去打戰,他做國王的羞愧,可他也明白臣子們困難,一時還不上錢也沒關係,他可以節省王宮的開支,把屬於國王地開支節省出來,貼補河工和軍餉。眾大臣聽得是痛哭流涕,又悔又愧,覺得對不起國王,決定節衣縮食,把欠國庫的錢給還上。”
衛螭說完,覬眼看了看,眾人還是一臉古怪的看著他,不過,這會兒,他倒是不著急了,反正該說的都說了,採不採用是諸位大臣的事情了。衛螭偷偷抹了把汗,幸好他看了好幾遍《康熙大帝》,關鍵時刻,還是有東西可以拿出來忽悠一下地。
“這個做法嘛,似乎……